Quantcast
Channel: 素顏天使 PLAINFACE ANGEL
Viewing all 130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台灣店體驗 VS 香港店體驗!為甚麼要在香港買「阿原 YUAN」?【附私心產品推薦單】

$
0
0

其實每一次去台灣我都喜歡發掘一下當地的護膚或者美妝品牌,便宜又好用,這一次要介紹的雖然不是新品牌,但如果喜歡天然素材、喜歡手工皂的話,相信也會喜歡的「阿原YUAN」,喜歡逛誠品的一定也有見過了。

在台北我挺喜歡逛捷運「中山站」那邊,有很多有趣的小店,有誠品也有 Sogo,而「阿原YUAN」在中山站也有主題店,感謝台灣方面的安排,讓我可以好好了解一下他們的品牌背景。

對一般消費者來說,說到阿原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他們的各種手工皂,自然手工皂也是他們的皇牌產品。我本身並沒有喜歡用肥皂,覺得不方便,覺得香港天氣潮濕肥皂放浴室好難乾之類的原因。但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推薦手工皂的好處,加上我媽有皮膚敏感,她就是要用手工皂洗澡,我就決定我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東西。

你看到店裡面的手工皂每一塊都長得不一樣,因為真的都是手工裁切,手工製作;背後的配方還有中醫師和芳療師合作設計,用不同的草藥配合不同的精油,發揮不同的效能。阿原所有肥皂均採用冷製法 (Cold Process,即所謂的 CP Soap),經過長時間晾皂,讓皂的鹼度下降到弱鹼性,温和親膚;手工皂從頭髮洗到腳都沒問題,也有為了臉部肌膚、嬰兒皮膚、洗衣/洗碗設計的特別皂,超過 30 款不同的皂類產品。

店裡面也有擺很多草藥的原材料作裝飾

品牌的創辦人江榮原先生,人稱阿原大哥,最初也是因為有皮膚敏感的問題,做這個手工皂出來自用的,自己用的東西當然用好料用心做,身邊親友用過人人讚好,就索性拿出來賣,碾轉下就變成今天連香港和日本都有分店的「阿原YUAN」了。當然發展到後來,除了手工皂,從頭到腳的身體產品、面部產品、香薰產品甚麼都有,非常多元化。

每一家的阿原專門店都有洗手檯,讓顧客即場試用,用過覺得好才買。

其實了解過後,我最欣賞的,是品牌的堅持,堅持使用台灣本土的草藥製造,大部分使用的草藥都是自家農場出產,堅持把工廠開在台灣鄉間讓鄉下老弱都可以有工作可做自食其力,堅持從萬里山區接引天然湧泉製作肥皂,也堅持盡量減少無謂包裝,樸實無華的包裝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

每家分店都有銷售榜給客人參巧,台北大同店的頭 5 位最好賣產品:第一位的「雙萃菁華」是水油混合的三合一精華水,一支就可以頂替 Toner+精華液+Lotion,但我個人覺得不過香港夏天天氣實在太黏膩,冬天應該可以用,但夏天就有點難,如果住乾燥地區的朋友可以試試。分平衡和滋潤兩款,NT$$990/50ml (即約HK$250)。

📍 阿原 YUAN (台北 大同居主題店)
地址:台北市 大同區南京西路41號
電話:02-25581255
營業時間:11am~10pm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過,雖然我去了台灣店,但都忍手沒有買任何東西回來,除了因為行李箱塞爆了沒位之外,為甚麼?


因為香港也有分店啊!而且地點超方便,就在港鐵「旺角東」站旺角MOKO新世紀廣場,而這間旺角店叫「好旺角」,巴士站更是一出就見到。肥皂呀洗頭水之類的東西都好重,還是在香港買不用搬拿麼遠比較划得來。重點是,香港店的價格跟台灣店的價格只差 10-20%,買機票都不行啦!

品牌為了能融入香港,除了分店特別改名之外,還特別為旺角店設計的霓虹燈牌 (我覺得一定有不認識阿原的人會誤會這個品牌叫好旺角......)

最後是產品推薦,以下都是我的私心推薦,都是真的用過覺得好用才寫的,不好用歡迎來找我晦氣!

我心目中阿原的超級好用第一位是他們的洗頭水跟潤髮乳!真的,超!級!無!敵!好!用!我本身是中至油性髮質,用很多不同的洗頭水跟潤髮乳都要一天洗兩次頭否則很容易油膩膩,夏天這個問題尤其嚴重。

大推他們的「苦瓜-清爽」(HK$165/250ml),坦白說用之前我是心存強烈偏見的,因為我以為這類貴價洗髮水洗頭的時候很難起泡,誰知道完全相反!用很少的份量已經起到泡,泡沫很細緻,我是厚長髮的,而且洗的時候也完全不會「打結」很難洗,洗完也不會乾。不過按公關介紹,這個洗頭水最好是要洗兩次頭,第一次洗是清潔頭髮,第二次洗是清潔頭皮,這樣洗完之後就會好乾爽舒服。因為含薄荷精油,所以用的時候有點涼涼的,這一款適合正常頭皮及髮質使用。

長髮女生不能缺少的潤髮乳,也是無敵好用!阿原只有一款「萬能 Key」潤髮乳,叫做「月桃潤髮乳 賦活」(HK$190/250ml),供受損髮質使用,即是我這種經常漂染的受損髮質。無矽靈配方,可強化、防護及柔軟受損髮質。我覺得用後感是有驚喜,同樣是無須使用很多份量,乾髮時頭髮明顯沒有厚重感,非常滑順,有點像去完 Hair Salon 人家幫你用專業吹頭髮之後那種輕飄飄的感覺。真的沒有誇張,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我衷心推薦這兩瓶產品給大家!

他們的面膜則是阿原的超值之選第一位!面膜有兩款,我用的這款是「極究水面膜- 透亮」(HK$280/4pcs,每片24g),面膜紙採用100%純天然棉籽絨製作,非石化製品、無環境污染,夠薄夠貼面。含萱草花及熊果葉萃取精華,可改善肌膚老化暗沉。我個人用後感是覺得其保濕力很明顯,而且肌膚變更柔軟。

不過最讚還是面膜本身還附有小包裝的「極究菁萃霜-清爽」敷臉後潤膚鎖住營養,一包份量足夠用兩三次,去旅行的話就最方便,連 Lotion 都不用帶!

旺角店還有旺角店限定套裝和限定的免費小禮物送喔~ 左手邊的那套「旅行好旺包」是旺角店限定,購物滿 HK$980 就免費送!包括艾草洗澡水 (50ml)、艾草洗頭水 (50ml)、艾草手霜 (30g) + 限定版旅行包 (價值HK$180)*。

我手上拿的「好旺角平安藥草包」(價值HK$80),只要購物滿 HK$480 就免費送啊!藥草包平常可以放手袋,閒時拿來聞一下草藥香,藥草包也可以用來泡浴泡腳,一點也不會浪費!


而大部分第一次來光顧阿原的,他們的第一次產品都是阿原最有名的皇牌「艾草手工皂」,這個是香港旺角店的銷售榜 Top 6,第一位就是「艾草手工皂」!

「艾草手工皂」是整個阿原的銷售榜 No.1 的皇牌產品!在台灣,平均每30秒賣出一塊!說到艾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益草,艾草油可以對付濕疹、癬癢,專門有效舒緩、減輕發炎狀況。本身的特殊香氣,用作入皂可以清潔肌膚,淨化體味,提升保護力。而阿原的皇牌艾草成分,來自台灣陽明山莊的國家公園內自家種植,以獨有方法提煉,提升修護力。

除了艾草為主要成分,同時加入廣霍香、馬鞭草及檸檬香茅等精油,有助鎮定舒緩皮膚過敏的痕癢情況。另外,如前胸、後背、臉頰容易有粉刺、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的人使用都不會感到刺激,體味重的人更適合用。

旺角店限定版招財禮盒,就有包括「艾草皂」(右下,100g) 及「金銀花皂」(右上,100g),售價HK$175。送禮自用兩相宜!

左邊採用無重金屬、無毒、無負擔的環保 PE 材質製成的「洗新沐浴手套」(HK$35) 我也大推!因為我本人其實很怕肥皂在肥皂碟上濕漉漉的感覺,用這個手套除了方邊起泡,內藏的間格可以直接作收納肥皂用,在浴室掛起來就 OK 很省空間。

最後這個我本人覺得是鎮店之寶無誤,話說香港要買到好的香薰精油很難,有錢也不一定買到合心的精油。阿原的香薰精油基本不是他們的推廣產品,但香港卻出奇地好賣,其中最好賣的是一支叫做「檜木」的精油,據售貨小姐說,曾經有日本客人一次過掃了十支!用的都是台灣「檜木」製作,只有檜木單一的香味,味道特別香純。

不過,我的個人推薦其實是圖中他們的「聖方」複方 (即混合) 精油,其中我超喜歡最右的那瓶「純方」,以橙花、苦橙葉、佛手柑、迷迭香、乳香、依蘭依蘭精油混合,很舒服很舒服的味道,讓人心情放鬆,如果你或者你的親友有人喜歡瞑想打座之類的,我個人大推這個味道。不過因為精油的質素真的很好,很純,一分錢一分貨,香港賣HK$810/5ml,好貴,但很想買啊!(台灣賣 NT$2,880,即約HK$720,這個台灣買差價最多,所以去台灣買吧!嘻嘻~)

旺角店中央一樣有洗手檯讓客人試用手工皂和其他產品

最後想說,兩家店的店員都給我的印像很好,很友善,而且他們都好了解自家品牌背後的故事,是感覺到他們都真的熱愛自己品牌的產品,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都是台灣人的關係呢?

以上所有產品可於「旺角專門店」或「銅鑼灣誠品專櫃」選購,「大埔超級城專門店」將於8月中開幕。

📍 阿原 YUAN (香港 好旺角店)
地址:旺角太子道西193號 MOKO 新世紀廣場M62店
電話:+852 2328 0028
營業時間:10am~10pm
Official Site:https://www.yuancare.com/index1.php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yuansoap/

動畫電影《大偵探福爾摩斯-逃獄大追捕》:你不擁抱時代,時代就會淘汰你!

$
0
0

問30歲以上的朋友,「福爾摩斯是誰?」,可能會說是 Benedict Cumberbatch,或者遠一點的 Robert Downey Junior。

但如果你問10歲以下的小朋友,「福爾摩斯是誰?」,他們會告訴你福爾摩斯是一頭狗。

我想我買了不下10本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給我那個10歲姪仔,在小學生界別十分有名氣的漫畫系列 (總銷量超過600萬本),姪仔是標準粉絲,家裡有齊一整套。雖則我買了那麼多本的《大偵探福爾摩斯》給姪仔,但我本人倒是一本都沒有看過,而我一直都以為這是日本漫畫改編了《福爾摩斯》故事的香港譯本,後來才知道這居然是全香港製作的漫畫系列,人物當然是以 Arthur Conan Doyle 的原著作為藍本,但無論是故事還是繪畫,都是全港人班底。

動畫版亦一樣由港版故事作者厲河擔任故事創作,改編了漫畫的其中一個故事作為電影版的劇本;導演找來《麥兜故事》的袁建滔和資深動畫製作人鄒榮肇合導,但不像姓麥的那頭豬為了迎合內地市場越拍越「紅」,《大偵探福爾摩斯》是一齣 100% 香港製作的動畫電影!


單是這條預告片,在 Youtube 上已有超過13萬的瀏覽!(截至2019年8月16日)

第一次看這個港版的《福爾摩斯》,頗有喜出望外之感!首先故事比我想像中要嚴謹得多,推理的部分因為對像是小朋友,不會太複雜,但整體做到節奏緊張明快,小朋友看得開心,大人也投入得到,幾場的動作場面分鏡運用亦見出色。根據我的姪仔所講,部分角色的設定和故事稍有改動,但不影響其欣賞觀感,就算看了兩次也一樣開心——是的,他看了兩次,第一次是我弟弟帶他去看,第二次則是我用電影公司送的門票和他去看,他看了兩次都一樣好投入呀!

其實整齣電影都有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卡通的感覺,看得舒服;片長的控制也是剛剛好,83 分鐘,足夠完整好好說一個故事。最近的社會氣氛實在很影響消費意欲,就連暑假黃金檔期的電影票房都大受影響差了好多,我想唯一不受到影響的就只有這一齣《大偵探福爾摩斯》了。

這個狗版的福爾摩斯,喜歡新奇的事物,賺錢不多,卻把錢都花在購買新科技和新玩意,靠同屋主華生醫生賺錢交租 (華生是一頭粉紅色的貓!),換作是今天,就會被叫作買唔到樓只懂消費的「廢青」;故事的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福爾摩斯把足夠交三年租的金錢,全部都花在買一部那個時代的新科技「電話」上,華生聽到當然很生氣,但是福爾摩斯就對華生說:「你不擁抱時代,時代就會淘汰你!」華生當然氣結,但還是給他耍開了。

小孩子和青少年就是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未來。各位廢中廢老大人,要學習如何和他們相處,試著在他們身上學習新事物一起進化進步,聆聽他們的需要和訴求,就像福爾摩斯可以是一頭狗而不是Benedict Cumberbatch,任何事情都有無限可能;學習不和時代割蓆,否則將來被離棄被淘汰、越走越遠的,就是和他們背道而馳的大人。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2019HKMovie/

【生酮低碳飲食】素顏天使 X 四葉空間 Yotsuba Cafe 🍀 我的第一次生酮餐單設計!【期間限定】

$
0
0

相信大家有看過我之前的訪問*,都知道我已經執行了生酮飲食一段時間,花了3個月時間,沒有做運動,減了30磅;最近兩個月去了好幾趟旅行,旅行的時候完全沒有忌口,想吃就吃,幸運地也沒有復胖。


我覺得很像那種會在台北東區轉角咖啡店的 Feel

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位於大坑的這家「四葉空間 Yotsuba Cafe」的兩位老闆娘 Regina 跟 Anita,她們對生酮飲食都很有興趣;我喜歡這家小 Cafe 和大坑這個小社區的悠閒氛圍,加上也希望多多推廣這個讓我變得更健康的飲食方法,一拍即合之下我們決定合作,我為她們的 Cafe 設計了幾款生酮食品和飲品。

堂食座位只有約 10~12 個,我拍照的當天更因為客人太多 Full House 要搬到室外去拍。

其實早在五月底的時候已經開始著手研究,我自己覺得啦在這個過程我也獲益不少 (經驗值+1),譬如菜式不能太複雜因為人手的分配問題 (畢竟不是我落手去煮,是由 Cafe 的廚師負責),食材的選擇、成本、儲存之類的問題也要兼顧到,也要考慮到不同食客的口味,諸如此類的問題和限制。反反覆覆試菜,加上社會氣氛也要考慮推廣的時間,諸如此類......一直拖到現在終於可以跟大家見面了!從構思到面世經歷好多困難,我把完成品放進口的那一刻真的有舒一口氣的感覺呢~

四款由我設計跟四葉空間合作聯乘的生酮美食!分別有「卡邦尼翠玉瓜麵 Courgette Carbonara」(HK$88)、「Slow Cooked Chicken with Cauliflower-Rice 慢煮雞扒配椰菜花偽飯」(HK$98)、「生酮窩夫 Keto Waffle」(HK$78)和「牛油果 Smoothie」(HK$68),以下再為你續一介紹。



首先要介紹的是這款翠玉瓜做的「卡邦尼翠玉瓜麵 Courgette Carbonara」(HK$88)!這一道就算是不用吃生酮的朋友吃過也很喜歡,應該沒幾個人不喜歡吃 Carbonara 的吧?加上芝士和煙肉碎做的醬汁,和以翠玉瓜刨的「麵」一起混著吃,比平常用意大利麵做的少了一分滯膩感,夏天吃腸胃也完全無負擔!

接下來的這一道是「Slow Cooked Chicken with Cauliflower-Rice 慢煮雞扒配椰菜花偽飯」(HK$98),很多女生怕肥不吃的雞皮,我們吃生酮的就可以大快朵頤!連皮的雞扒先慢煮處理過,有客人點的時候再即叫即煎,簡單的以香草、黑椒和鹽去調味,配合連皮雞扒的油脂已經很好吃。

椰菜花刨細做成偽飯,我特別強調要在炒飯的時候加點薑米,因為薑可以有效辟胃寒,很多人減肥吃很多灼菜吃沙律,綠色蔬菜在中醫的角度來說都比較寒涼 (沙律尤甚),最後吃出個胃寒的病來,就是因為灼菜的時候沒有加薑片,大家也要注意啊!要讚一下廚師用了 Grill 過的檸檬片作調味和裝飾,微炙烤過的檸檬片更能釋出甜味,賣相也好看,這個細心的舉動是他的 Idea 不是我的,要給一個 Credit。

不瞞大家說其實原本這個菜我是打算做慢煮19小時豬腩,可是對小店來說無論是時間和成本都太高,於是後來就換了做慢煮雞扒,所以稍後我會把慢煮19小時豬腩的食譜公開分享給大家的,不浪費啦~

Cafe 的其中的一道「名物」是他們的窩夫,當然生酮或者低碳飲食就與正常的窩夫無緣,不過你們現在來到四葉空間就可以吃到我為餐廳設計的「生酮窩夫 Keto Waffle」(HK$78)!材料基本就是雞蛋、Almond Flour (杏仁粉) 和 Cream Cheese!Gluten Free,每一件大約只有 5g Net Carbs。然後我又為餐廳搜羅了一款美國製的生酮楓糖漿 (後面咖啡色的那杯),味道跟正常的 Maple Syrup 基本一樣!你是吃不出來這居然是用羅漢果糖做出來的楓糖漿,每約 1 湯匙只有 1g 的 Net Carbs,0 Sugar 0 Fat。

必須要跟大家說,雖然食譜確實是我設計的,但窩夫我在家試做了幾次,都不及在店裡面做的好吃!因為餐廳有商用的窩夫機,火力比家用的強勁得多!(所以我就算把食譜給你也沒用啊~) 店裡面吃到的表面夠脆,淡淡杏仁的香氣,加上鹹香的煙肉片和軟滑的牛油果,配上甜甜的楓糖漿,一口吃到鹹鹹甜甜的味道,作為下午茶就剛剛好很夠飽肚。

餐廳的食物都偏向淡調味或盡量用最簡單的調味,自助架有酮學都喜歡的粉紅鹽。

k16
飲料方面,我就設計了一款「牛油果 Smoothie」(HK$68),有素食朋友問我有沒有素食也可以吃的生酮食材,含豐富脂肪的牛油果基本是必須的!材料包括有牛油果、椰奶、杏仁奶和適量代糖 (餐廳用日本產的稀少糖 Eythritol,即赤藻糖醇),我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越南的牛油果奶昔,最近幾年常常去東南亞玩,牛油果奶昔當地都很常見,夏日炎炎喝一口 Smoothie 暑意全消!餐廳也注重環保,使用銅製飲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葉空間原本就有賣的「生酮早餐 Keto All Day Breakfast」(HK$108) 和圖中的「防彈咖啡 Bulletproof Coffe」(HK$40) 也很受食客歡迎,他們的咖啡豆和咖啡機都是用高級意大利老牌 GAGGIA,油則是選用 MCT Oil,酮學們可安心飲用,味道也比 Pacific Coffee 的那杯好太多了!

其實我第一次去餐廳就是因為朋友帶我去吃他們的這個 All Day Breakfast,幾次去到 Cafe 都見到很多客人有點!也聽到有客人說因為他也是在吃生酮飲食,外面選擇不多所以特地來吃的,我希望他們也會喜歡我為餐廳設計的幾款新的生酮餐食啦!

最後當然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謝謝大家!🙇🏻‍♀️



【素顏天使 X 四葉空間 Yotsuba Cafe 期間限定 Keto Menu 生酮餐單】
供應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
供應時間:上午11am起
**暫不設晚市,敬請留意**

*延伸連結 (1) -- 接受《經濟日報》旗下網媒 Top!ck 的生酮飲食相關訪問

*延伸連結 (2) -- 接受 she.com 的生酮飲食相關訪問 

-------------------------------

四葉空間 Yotsuba Cafe
地址:大坑安庶庇街19號地舖
【交通】港鐵「天后站」B出口,步行約10分鐘
電話:2808 2868
菜式:西式/輕食
營業時間:9am~6pm
備註:逢星期一休息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otsubacafehk/

廢中救人自救!韓國高口碑災難片《엑시트 (港譯:EXIT : 極限逃生)》

$
0
0

近來看了幾齣不錯的韓片,這次要介紹的是在韓國累積入場人次已突破700萬的《엑시트 (港譯:EXIT : 極限逃生)》。

男主角勇男 (曹政奭 飾) 是個一事無成的「廢中」,雖然是攀石好手,但對於在社會求職完全沒有任何幫助,失業的他日常還得靠家姐接濟。勇男暗戀女主角義珠 (允兒 飾),兩人是攀石班的同學。勇男襯著母親70大壽的機會,在義珠工作的餐廳「雲中花園」擺壽宴好借機見面。誰知就在壽宴完結時,碰上為了專利權被奪的復仇科學家,把致命毒氣惡意洩露的意外,整個首爾市即時陷入一遍慌亂。勇男和義珠靠著過往攀石的訓練,經歷重重險阻,成功救人自救。

雖說故事簡單,但103分鐘絕無冷場,看得我緊張到多次抓住男朋友的手。韓國人拍災難片是真的高手,《EXIT》的導演李相槿更是首次拍長片,令人驚艷。電影的舞台設定是城市裡面的高樓大廈,但跟另一齣韓國災難片《타워 (港譯:火海108)》完全不一樣,一般類似的災難片會以一棟大廈作困獸鬥,但是《EXIT》的男女主角以城市攀石/攀山揉合「Parkour (跑酷)」技巧,以整個城市的高樓大廈和屋脊作為舞台,有別於過往的套路,新鮮過癮。
男女主角關過關逃生,隨手執起道具自救 (應該是在韓國才會「執」到災難用防毒面罩吧!),都是模仿打機的蹤向模式發展;兩人在電影裡面的表現亦不俗,路人系的曹政奭樣子平凡,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會是救人英雄,但導演就是利用他來表達凡人也可當英雄。少女時代出身的允兒 (前譯:潤娥),卸去 K-Pop 偶像身份,賣力的拼命演出也讓人眼前一亮,電影很多重體力需要的場面都是兩人親身演出;兩人在拍攝前,就有接受大量的攀石和吊威也訓練。

看到有如「仙境」的電影場面,很難不讓我聯想到我們隔三差五就看到的新聞片段毒氣放題,相信有不少的市民亦曾經親歷其景,對於要如何在毒氣中逃難自有切身體會;男主角為女主角更換面罩濾罐的場面,也同樣在香港多區輪流上演,甚麼是「6200」搭「P100」,你問街邊一個師奶都能為你娓娓道來。

而要像男女主角一樣成功逃離毒氣,強身健體練得一身好武功乃是必須的,遇到危難時更要臨危不亂。所以你還在看我寫的廢文嗎?快放下你的手機鍛練身體去吧!

本片將於2019年9月5日正式上映。


《엑시트 (港譯:EXIT : 極限逃生)》港版預告片

【亂世中的自修課】8齣抗爭好電影推薦精選清單,除了《Winter On Fire》還有這些!

$
0
0

已經進行了 3 個月的全民抗爭運動,天天都看很多不同的資訊,基本上每天看不同媒體的 Live 現場報導已成習慣。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好書、好電影、好電視劇在之外可以看,以下都是我有看過而且我覺得適合推薦給大家的清單,可能不是最齊全,但這些都是我的心水精選。如果各位有甚麼好看好讀,也歡迎給我推薦。


1. 《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中譯:凜冬烈火:烏克蘭為自由而戰)》(2015)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6/03/winter-on-fire-ukraines-fight-for.html

這一篇自從 6 月就一直高據著我 Blog 的最高瀏覽排名的頭五位。這齣紀錄片拍得非常好,我是三年前在 Netflix 上看的,當時第一次看已經覺得喘不過氣;最近重看,更是看得淚流不止,實在與我們的運動有太多的相似之處。如果以下我介紹的你都沒有時間看,那麼,就只看這一齣吧!最近坊間也有很多的街頭放映會,但我覺得這紀錄片更適合在家靜靜觀看思考。


2. 逆權三部曲之一《변호인 (港譯:逆權大狀)》(2014)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html

韓國經歷長年的抗爭運動,歷年來拍攝過很多有關逆權抗爭的好電影,其中著名的「逆權三部曲」是絕對要看的電影系列。(話說我一直覺得不應該叫逆權做「逆權」,而是「維權」,上街的各位也只是在維護自己應有的權理、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而已。)

電影講述韓國前總統盧武鉉的從政前經歷,他是開拓南韓的民主道路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一路從窮困的小律師捱過來變成中產,對現實再不滿也好因為處於「收成期」原本不聞不問;但後來看到認識的年輕人被捕而且拘留期間被濫暴,幫他打官司開始改變了他的一生。

在社會運動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很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不停進出警署和拘留所、法庭等地方的律師,當中還有很多都是義務性質或者收取一個相對很便宜的價錢,十分感謝他們為了公義的付出。


3. 逆權三部曲之二《택시운전사 (港譯:逆權司機)》(2017)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7/09/9.html

1980 年,由宋康昊飾演的一個平凡的士司機,偶然接載了要從漢城去光州採訪的德國電視台記者,親眼目睹「光州事件」慘劇,兩人經歷叢叢險阻,為的是希望記者可以把當時光州的慘況向世界發放,留下紀錄。電影非常感人,但無論怎樣也沒想過這電影的情況會在香港真實上演,想不到,真的就剛發生了。


BBC 駐北京記者 Stephen McDonell 在他的 Twitter 表示 (2019年9月9日發佈,原文連結),當日在香港坐的士往機場,司機不肯收車資。這位司機跟 McDonell 握手並拜託他,「請告訴全世界香港人永不放棄,我們為自己的自由而戰」。

後來他再發佈了這電影的劇照並且說「這個韓國電影,真不錯的!An amazing true story.」。


4. 逆權三部曲之三《1987 (港譯:1987 : 逆權公民)》(2018)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8/02/1987-When-the-Day-Comes.html

電影由大學生朴鐘哲,作為證人被警察逼供打死作為序幕。當時的市民為推翻全斗煥的軍政府極權統治,要求全民直選總統上街示威,但政府為掩飾真相,把上街的市民以「共產黨」作旗號全面打壓,暴力濫捕;與我們現在的處境亦甚是相似,爭取五大素求包括要求真雙普選的上街民眾,被政府打作亂港的「港獨」份子。

電影的人物枝節甚多,不能違背良心簽下火化同意書的警監,遏力報導真相的記者,冒死保護大人物的小人物獄警,從不關心政治的女大學生的覺醒等等。結局一個延世大學的大學生頭部中催淚彈,昏迷一個月後死亡的場面,亦是歷史的真實場景,民眾憤怒上街公祭,亦是間接導致全斗煥倒台的重要催化劑。這個大學生的原型人物叫做李韓烈(이한열),死的時候只有20歲。

去年上畫時看的感受絕對沒有今天重看那麼深,蒙面上街的大學生,滿街滿巷的催淚煙,掩飾打死人的政府,腐化的警察和制度,都讓人不勝唏噓。

剛過去的周末,Viu TV 很有心的把這電影做了個廣東話配音版,還加入了不少我們這幾個月都有聽過的用語,沒有看過的絕對要看一次,已經看過的也要從看一次!在 ViuTV 的官網就有可以免費看:https://viu.tv/encore/1-987-when-the-day-comes


5. 《V for Vendetta (港譯:V煞)》(2005)

(因之前沒有介紹過這一部分寫比較長)

話說我其實是最近才在 Netflix 上看這電影的,其背景設定和另一齣我很喜歡的電視劇《The Handmaid's Tale》和漫畫《20世紀少年》的部份情節甚是相似。《V煞》的故事舞台設定在未來的倫敦,這時候的倫敦由極右法西斯主義政黨「北方之火 (Norsefire)」統治,時局緊張實施宵禁,秘密警察「Fingermen」濫權橫行,異見人士包括同性戀者都被濫捕濫殺。女主角 Evey (Natalie Portman 飾) 是個代表著勞動階層的電視台的小職員,某個宵禁夜外出時邂逅了帶著面具的神秘人 V,差點被 Fingermen 強姦的 Evey 為 V 所救下。V 邀請她在悠揚的古典樂曲中,一同看著他以炸彈炸毀奧卑利街 (中央刑事法院所在地)。

一次 V 在電視台發佈消息,差點被政府拿下,這一次 Evey 把 V 救下。V 為帶她到秘密基地Shadow Gallery 並為了她的安全著想希望她能留下,但當 Evey 知道 V 打算暗殺政府高官時,大驚之下假意協助,獻身給孌童癖的主教 Lilliman。可惜 Lilliman 無視 Evey 的警告並打算圖謀不軌。Evey 襯亂逃到她信任的電視台節目主持 Deitrich 的家,Deitrich 是個同性戀者,他無視劇本審查的要求,製作了一集嘲諷時任總統的電視節目,這時有秘密警察上門把 Deitrich 殺死,親眼目睹 Deitrich 被殺令 Evey 大驚。

Evey 被抓走並關到牢獄去,受到嚴刑拷打逼問 V 的下落並被剃去長髮 (這是《V煞》的名場面之一),否則要其承擔殺死 Deitrich 的罪行並判以死刑。在囚的時候, Evey 意外發現一封從前被困於同一個監獄之中的 Valerie Page 的遺書,大受其感動。多次拷問,Every 寧死不從,這時卻被突然放行。原來一切都是 V 的計謀,希望令 Evey 覺醒,令她知道正直原來比生命更重要。Evey 既傷心又憤怒,離開了 V,但同時她亦發現自己再無所懼,成為了一個新的人。

V 策劃的一切原來是為了復仇,其真實身分是 Norsefire 做的恐怖人體實驗唯一的悻存者。Norsefire 研發毒劑加入食水,令民眾恐慌,再以救世者的姿態,發放以 V 的血液研發出來的解藥,成功推倒當時的政府,成立新的政權執政。結局中,臨死的 V 把他的一切都交到 Evey 手中,希望她能繼承他的遺志。這時候,成千上萬不想再忍受暴政的市民,都帶著 V 的面具上街,看著國會大廈被 V 臨終前設下的炸彈炸毀。(這也是《V煞》的名場面之一)

看《V煞》,除了受到《V煞》啓發為保護同路人而來的「Black Bloc」穿著,還有女主角從暴力潔癖和理非到連死都無所懼的轉化,正所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在正義面前,死亡是何其渺小;Natalie Portman 的演出亦非常精彩,絕對比她在《Black Swan 黑天鵝》演的精神分裂傲嬌好看。


6. 《Hunger Games (港譯:飢餓遊戲)》四部曲 (2012~2015)

第一部:《The Hunger Games (港譯:饑餓遊戲)》(2012)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第二部:《Hunger Games 2: Catching Fire (港譯:飢餓遊戲:星火燎原)》(2013)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3/11/hunger-games-2-catching-fire-2.html

第三部:《Hunger Games 3: Mockingjay Part 1 (港譯:飢餓遊戲:自由幻夢Ⅰ)》(2014)
第四部:《Hunger Games 4: Mockingjay Part 2 (港譯:飢餓遊戲:自由幻夢終結戰)》(2015)

最近 3 個月常常會見到的「If We Burn, You Burn With Us!」就是出自這個電影系列。雖然我個人來說對第四集的結局安排覺得有點爛尾 (第三及四我黨時很懶沒有寫),但不影響我對這個系列的電影的喜愛。

《Hunger Games》是 Jennifer Lawerence 的成名作,亦是這個系列的電影令她一躍成為荷里活一線女星。Jennifer Lawerence 飾演的女主角 Katniss Everdeen 換作是今天的香港該會被視為「扮大台」然後給一腳踹下去吧?不過作為抗爭類型的電影,它成功的以「大逃殺」式遊戲元素包裝去寫一個抗爭故事還一拍拍了四集,一流的美指服裝和 CG,娛樂性亦非常豐富;其中女主角 Katniss 的全身黑色緊身衣加上神箭手的造型,在今次的抗爭運動中亦有出現過類似打扮的女生走在前線 (亦有說法該箭手是警方派出的臥底,有待 Fact Check)。

其中我特別有印像的情節,在第三集中伴隨著《The Hanging Tree》的歌聲,一班來自各區的平民自我犧牲當人肉炸彈,成功炸毀第一區的堤壩製造缺口,令第一區暫時停止供電使反對黨可攻入,這場戲拍得非常悲壯。


7. 《No! (港譯:向政府說不)》(2012)

(因之前沒有介紹過這一部分寫比較長)

經歷過這三個月,我相信每一位有份參與的朋友都有自己的分工。文宣組或者有志加入文宣組的朋友,都可以看一看這齣智利電影《No! (港譯:向政府說不)》,文宣救國!

時為1988年的智利,人民要舉辦公投,以「Yes」或「No」來決定未來八年是否繼續受軍事強人 Augusto Pinochet 皮諾切特的獨裁統治;皮諾切特受到國際壓力,無奈之下開放時段令反對派亦可在大氣電波宣傳。反對黨請來男主角 René 以「No」作為概念從新策劃宣傳,他是個廣告界紅人,一個典型中產,住靚屋開靚車有個可愛的兒子,但本身對政治不太熱衷。

前妻是個勇武派(!),最初還對 René 一系列加上彩虹的宣傳作品嗤之以鼻,但隨著選舉臨近,兩幫的宣傳攻勢進行互鬥,René 以他專業的廣告人眼光,以色彩繽紛又幽默的廣告成功打動人心。過程中,電影亦透露了 René 的藍絲上司為政府拍攝一系列的宣傳廣告,試圖以金錢地位去利誘,建制派甚至派人去搶菲林,入屋恐嚇,把異見人士抓走,「嗱喳招」盡出。大選當日,還偽造選舉結果宣佈皮諾切特得勝,幸好經過票站調查,為選舉結果平反,成功結束皮諾切特的鐵幕統治。


《No! (港譯:向政府說不)》港版預告

電影除了以懷舊的 1:1 比例及色彩來模仿當年的質感去拍攝,還穿插了很多當年的真實宣傳廣告。而當中可見這些獨裁政府的宣傳招數真的百年如一日毫無新意,一味歌頌領導人如何愛民如子,或是展示軍力;有一部分則是直接把「對家」的文宣模仿訕笑,品味拙劣。

冷門電影好像網上資源有點難找,我家的 DVD 是襯 HMV 執笠的時候買的。


8. 《消失的檔案》(2017)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com/2017/06/blog-post.html

終於有一齣「本地薑」,沒辦法,我想過去30年和未來30年你都不會找到有老闆會肯投資開戲給你拍抗爭電影......呀,不對,還有《十年》,但《十年》我實在很難讚得下手,五齣短片中只有《自焚者》和《本地蛋》較為像樣,其他幾齣只是學生習作的水平。

說回正題,這一齣《消失的檔案》是紀錄片,紀錄著五十多年前,1967年香港的真實故事。香港沒有檔案法,越來越多跟那個年代有關的資料慢慢消失;我讀中學的年代,這段香港的歷史老師也只寥寥帶過。但借古鑑今,共產黨的手段五十年前後如出一徹,就差在未製造「同胞勿近」的土製菠蘿(炸彈),可打著抗暴的旗號,把香港弄個天翻地覆,五十年後,仍然一樣;當年的小嘍囉黨員,今天都變成了人上人,操控著香港人的命運。

作為香港人,六七暴動這一段歷史你不可不知,特別是在今天;重溫歷史,對照當下。

想看的話可以在 Youtube 直接購買,只是 HK$28,其他資料可以到他們的 Facebook 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vanishedarchiv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本來還想寫一寫【好書推介】及【電視劇推介】,隨便數數,最近翻看了 George Orwell的《1984》還有倪匡的《追龍》,善用香港的公共圖書館資源,先在網上預約連去找書的時間都可以省掉!好方便!電視劇必看的當然有神級科幻劇《Black Mirror(中譯:黑鏡)》跟講述極權國家統治的《The Handmaid's Tale(中譯:侍女的故事)》系列等等等等......,但我怕文太長大家看到會跑掉 (現在已經超級無敵長......),還是有機會再跟大家「包膠」吧!

《Black Mirror》必看集數推薦
Season 3 第一集《Nosedive》
Season 3 第五集《Men Against Fire》
▶️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看我之前寫的詳細影評:
▶️《The Handmaid's Tale》Season 1
▶️《The Handmaid's Tale》Season 2
《The Handmaid's Tale》Season 3 (未寫從缺)

中島哲也新作《来る (中譯:來了)》:虛偽的人比妖魔更可怕

$
0
0

中島哲也一直是我很喜歡的日本導演之一,他亦擅長拍很多以小說為原型的改編作品。包括我有介紹過的《告白》、《渴望/渴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港譯:花樣奇緣)》,強烈的美術風格,凌厲的影像加上犀利偏峰的故事,令他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導演之一。

這次的《来る (中譯:來了)》同樣是改編自小說的作品,原作《ぼぎわんが (中譯:邪臨)》為作者澤村伊智的成名處女作,榮獲第22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自湊佳苗 (即《告白》的作者) 的羅生門式小說在日本甚至世界大受歡迎,類似的寫作模式的後來者眾,《邪臨》也是其中之一。唯一不同的是,《邪臨》裡面有一對姊妹的角色是以靈媒的身分出現在其他的故事裡。

如果先沒有知道這些前設,看電影的時候就會跟我一樣有點摸不著頭腦之感。因為作為男女主角的兩人怎麼跟一般是來協助抓鬼的靈媒戲份相約的呢?而且電影裡面的段落分野也不明顯,嚴格來說,其實故事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男主角的視角,女主角的視角,與及記者跟靈媒的視角。

第一章,田原秀樹 (妻夫木聰 飾) 是個普通的上班族,跟在超級市場當店員的香奈 (黑木華 飾) 新婚,兩人育有兩歲的可愛女兒知紗。作為新手爸爸的秀樹把育兒的心得都寫在他的部落格,大受歡迎。看上去就是對人人稱羨的恩愛夫妻,溫柔可愛的妻子,帥氣的丈夫,可愛的女兒,一家三口住在不錯的小社區,作為爸爸的秀樹也不似一般日本男人把家務都丟給女人。但秀樹因在小時候看過妖魔「魄飢魔」,從此成為他的夢魘,經常作惡夢。而事情就從一個表面上對秀樹客氣,實則討厭秀樹的同事,染上怪病神秘死亡開始。

自此,秀樹發現「魄飢魔」跟著他想要來索命,於是他找來童年好友津田幫忙,津田是一個大學民族學學者,在津田的幫忙下,他認識了專門撰寫神秘題材的記者野崎 (岡田准一 飾),和陪酒女兼職靈媒比嘉真琴 (小松菜奈 飾)。可惜,因為真琴的靈力不足加上被妖魔計算,秀樹在一次驅魔儀式中喪命。

第二章,在秀樹死後,香奈回到超級市場上班,單親媽媽面對生活的壓力,開始把怨氣都發洩在女兒的身上。同時,故事揭露秀樹死前,根本未有盡父親和丈夫的責任,與女同事曖昧,家務和照顧女兒的責任都交給香奈打理,唯一會做的是拍下看似幸福的照片不斷更新部落格。香奈受不住家務壓力和秀樹的虛偽,跟前來噓寒問暖的津田發生婚外情。而香奈更打算放棄女兒知紗,轉送給和知紗很玩得來的真琴。此事觸怒了附身在知紗身上的「魄飢魔」,把香奈殺死,同時重傷真琴。「魄飢魔」亦把津田殺死,原來津田就是把「魄飢魔」引到秀樹家的原凶。

第三章,真琴的姐姐比嘉琴子 (松隆子 飾) 是日本首屈一指的靈媒終於登場,她感應到妹妹受傷,協助前來幫忙的野崎,並聯合眾多的靈媒和宗教代表驅魔。故事發展到此,各人物的背後故事亦在此時交代,真琴一直羨慕姐姐的靈力,靠著自殘激發靈力同時卻令自己不育,故她特別疼愛得不到父母愛護的知紗;和真琴有微妙感情發展的野崎,對前女友為自己墮胎一事一直耿耿於懷。在比嘉琴子成功驅魔後,兩人合力撫養可憐的知紗。

其實我看這電影的另一原因,是我偶然之下看到松隆子驅魔的那場大型場面,頗有韓片《곡성 (中譯:哭聲)》的感覺,而作為重要場口,CG的運用亦非常出色。原著枝節非常多,片中未能一一涉獵,像是秀樹小時候為何會看到「魄飢魔」,其實是因為一直被家庭暴力的嬤嫲召來殺夫;但因為電影裡面沒有交代得很清楚,所以看起來就以為是一般想要嚇人的情節而已。

而電影中亦多次以不同的對比場面交代劇中人的表裡不一和虛偽,像是婚禮上,來祝福的賓客私下都在聊新郎新娘的壞話;美好光明的家居,在網上看不到的背後畫面,是一屋的杯盤狼藉;女主角的溫柔嫻淑,是為了不踏上做陪酒女母親的後塵,但因為丈夫的問題,最後卻與丈夫的好友出軌。顧家好老公部落客,從不體恤老婆和女兒,家人對他來說是顯擺的道具。幽默的大學學者看似正派,其實最愛玩弄女人。諸如此類的表裡不一,在電影裡面比比皆是。虛偽在日本是一種生存技能,愛面子則是民族特性,以假面迎人從學校到社區,公司到家庭都無處不在;故事裡的惡魔,其實就是指這些假面人。

電影的卡司絕對星光熠熠,男女主角妻夫木聰和黑木華飾演一對夫妻,新生代女演員中黑木華是出了名的好演技;中島哲也的愛將小松菜奈和松隆子飾演靈媒比嘉姊妹。松隆子的演技是真的更上一層樓了,飾演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強大靈媒完全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小松菜奈在造型的配合之下,也有脫胎換骨的感覺。另外想說飾演小女兒的小演員真的超級無敵可愛!

不過我個人的整體感覺是覺得還好,上半部就是男女主角視角的部分故事比較完整,然後下半部就開始有拖戲的感覺,雖然驅鬼大戰的大結局戲碼算是挺精彩的,但就不像是中島哲也的前作一貫的明快,我想是原著故事的問題吧!所以 IMDb 評分只有 6.4 星星是相當合理的。


《来る (中譯:來了)》台版預告

電影是2018年底在日本上映的,但至今香港還未有上畫我想是沒有片商給發行吧!台灣在2019年3月的時候有上畫,票房反應一般,有興趣的話請自行搜尋網上資源。

p.s. 看完電影很想去日本吃蛋包飯!

Official Site:http://kuru-movie.jp/ (日文)

《攀登者》:豆瓣兩千劣評,滿滿是吐槽點的愛國電影

$
0
0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的政見是甚麼,也不廢話;但我作為一個(不)專業的影評人,還是在十一前夕看了這齣鄰國電影《攀登者》。

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國產新片展映」七部重點影片之一,台前幕後班底星光熠熠,由現在主要食「大陸水」、曾拍下樣板電影《智取威虎山》的徐克監制,李仁港導演,全國最賣座男星吳京主演,久未有新作的章子怡,樣貌擔當老的有「HUGE」胡歌,嫩的有井柏然,賣性格的張譯也很受國內觀眾歡迎,而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

縱然正面如此,豆瓣上還是有多達兩千多條的劣評,賀國慶的電影但連大陸觀眾也不賣賬。


《攀登者》港版預告

1960年,登山專家方五洲 (吳京 飾)和團隊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期間很多的隊員因惡劣天氣犧牲,而且在登山途中因為意外,為了拯救隊員,攝錄機亦丟了。正因為沒有拍下證據,這次登頂不獲國際承認,甚至被質疑撒謊,方五洲從此自暴自棄,並下放當工人放棄登山。方五洲的女友徐纓 (章子怡 飾)亦在此時出國到蘇聯留學。

15年後即1973年,徐纓此時已是氣象學家並回到中國。正所謂「一條底褲一張厠紙都有它的作用」,黨召集一眾專家包括方五洲再次組成國家登山隊,打算再度攻頂。成員除了有15年前的舊隊員松林 (張譯 飾),還新加入了攝影記者李國梁 (井柏然 飾)和已死去的舊隊長的兒子楊光 (胡歌 飾),加上氣象學家徐纓和其團隊的協助下,終於成功登頂。

有吳京,自然有動作連場,在《攀登者》中一樣有英雄主義式的個人表演其不凡身手,可惜動作設計太過浮誇,此乃以真人真事作改編的故事大忌,譬如一場吳京拯救章子怡,竟一人身頂千斤巨石!或是徒手跳過雪山山峽,跟「Laughing哥」單手攀石講電話一場經典可比,令人失笑。

電影的特技如果真的是純國內公司製作,我會收貨,當然我等奄尖觀眾喝荷里活電影的奶水長大,相比荷里活電影之下就還是看到破綻處處。尤其化妝部分,為 Show 靚樣人人在雪山零下-20ºC度都不封臉,還有燈光時有打錯燈顏色不協調,後段配音不對嘴形......諸如此類。不過也要說一下,其中很多雪地和雪山的鏡頭都是實境 (加入大量 CG 後製),演員和劇組是真的有背著裝備去爬雪山的,也不是不辛苦。

有一個基本的知識要先跟大家說,如果不幸在雪地迷路,千萬不要吃冰解渴!但是片中飾演男主角登山專家的吳京居然說他是靠吃雪來解渴等待救援!這種「吳京大腦」的自救大法各位千萬不要學,在雪地吃雪只會讓你越吃越渴,身體也需要消秏更多能量去溶化雪,正確的方法是要靠體溫把雪溶成水10~15ºC才喝下。

電影主要分成三個時空,1960 年、1965年和1973年,電影一開首就有字幕指「1960年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云云,不過對正確的中國歷史稍有認識的都會知道,那三年壓根就不是甚麼自然災害,而是文革時期因「大躍進」而來的大飢荒!因大飢荒死亡的人數最少達4,000多萬人。

故事平庸,加上吳京本身就沒有演技可言,基本就是動作版的馬景濤,一味大吼大叫,連累和他演感情戲的章子怡也難以發揮,兩人就是一對假面情侶,雖然說 70 年代的大陸人民談戀愛還是比較內斂,但這兩位基本沒有感情交流可言。電影裡的另一對情侶井柏然和飾演「黑牡丹」的曲尼次仁 (上圖) 那一段還比較自然,不過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總之說到情的都完全感受不到情,鋪排不足,樣板又生硬。

最後還來了一小段「彩蛋」,竟然找來成龍演長大了(?)的胡歌!!胡歌怎麼可能會變成龍?!然後成龍一出現,自然是哄堂大笑,連我旁邊操普通話的觀眾都忍不住笑了。唯一有看頭,是出 Roller 的時候播放了當年的登山隊伍的真實舊照和片段,當年的登山隊使用超級落後的工具登頂,真的非常厲害,不過榮耀該屬於這些攀登者,跟甚麼國甚麼黨無關。

而電影裡面滿滿都是突兀的對白,多次強調「要讓中國人給世界看見」,「成為中國的驕傲」,「作為共產黨員要這樣那樣」,再配合多次的國旗在雪山頂飄揚的畫面,我不知道那些「小粉紅」們的心情有沒有因此特別激昂,我就沒有了。

說到珠穆朗瑪峰,有手足最近去了插旗,這樣的畫面才令我真的感動!

《Ad Astra (港譯:星際任務)》:或許只有男人才看得懂的父子情意結

$
0
0

電影完場,燈還未亮就有觀眾忍唔住高呼「終於完了!」

實不相瞞,中段我亦睡了兩三次,然後也聽到現場有傳出扯鼻鼾的聲音。

不過,正所謂百貨應百客,我不懂欣賞啫,但原來《Ad Astra (港譯:星際任務)》在 IMDb 收獲 7.1 星星高評分,就連公信力較高的 Rotten Tomatoes 都有 83% 觀眾讚好。

那究竟這齣《Ad Astra》除了賣 Brad Pitt 的靚樣,還有甚麼?

好啦首先,中文戲名已經畫公仔畫出腸,《星際任務》就是太空冒險類的故事;但英文戲名又是甚麼回事呢?《Ad Astra》原來是來自拉丁諺語「Per aspera ad astra」(一般都會簡寫作「Ad Astra」),意思就是「歷盡艱辛,達到星辰」(through hardships to the stars),其實也就是整個電影故事的大綱。

在不遠的未來世界,此時的地球經常受到來自外太空的電波(?)干擾。太空人 Roy McBride (Brad Pitt 飾) 是個非常冷靜的人,情緒波動對他來說基本不存在,他骨骼精奇又是塊練武的好材料.......好啦說笑,總之他就是無論體能和技能各方面都是滿分的太空人,Roy 把自己奉獻給航天事業,不結婚不生小孩就是怕會拖累別人;一天,他接到上級的指令,要求他到火星找尋他失蹤多年的父親。他的父親 (Tommy Lee Jones 飾) 一樣是個太空人,但在 Roy 年紀很小的時候,因為執行一次名為「Lima Project」的任務後從此失蹤。Roy 會當上太空人,其實也是跟他一直懷念著父親有關......

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齣叫做《2001: A Space Odyssey (港譯:2001太空漫遊)》的經典,其節奏也是非一般的慢。我不知道《Ad Astra》是否有打算向這齣經典致敬,但它的慢絕對跟《2001太空漫遊》有得比!而《Ad Astra》的美術是真的有很用心,尤其是電影的分鏡,相信構圖設計花了很多的時間而導演也在盡力還原那個 Storyboard,基本每一格畫面都在告訴你,「我們是很用心做的美術指導!」;而且大部分的場面都堅持採取實境拍攝,就算是火星都是在美國找的沙漠拍的。用心的美術這一點也跟《2001太空漫遊》很是相似,但它就沒有《2001》的前衛與具有前瞻性。

但是,又因為它的慢和花了大量的心機去處理畫面,基本完全感覺不到兩位男主角是有甚麼連繫的,沒有情緒的連結,這個兒子千里尋父......不,「光年」尋父的故事,就完全不能令觀眾投入了;Brad Pitt 的角色設計本身就是個 Poker Face,我覺得換了在香港,這角色很適合古天樂去演,所以你能 Expect 他會有甚麼表現嗎?我覺得沒有,甚至覺得他全程都處於放空狀態;然後 Tommy Lee Jones 演的父親,角色本身就是個對家人朋友甚麼都不關心的太空狂熱,那場所謂高潮戲,就更是令我心中不禁「吓?」了一聲!我不知道是我不懂還是甚麼,結尾 Brad Pitt 回到地球後甚麼「放下過去,活在當下」、「珍惜眼前人」......彈的這種老生常談老調,因為故事沒有強烈的感情連繫,就變得突兀非常了。

Anyways,我自己不喜歡的我不推薦,就這樣。


《Ad Astra (港譯:星際任務)》港版預告

《침묵 (中譯:沉默的目擊者)》:韓版翻拍《全民目擊》,閉路電視成了關鍵證據?!

$
0
0

朋友在 Facebook 聊到最近受到全城關注的「陳彥霖案」,他說這件案讓他想起內地電影《全民目擊》(2013) ,而《全民目擊》在內地上映時,叫好叫座;香港也有上映,但可惜香港觀眾不受落,男主角是大卡郭富城和孫紅雷,但畢竟看到女主角是厚唇女余男*,覺得倒胃不想進電影院是很正常的。

原版/內地版《全民目擊》


韓版《침묵 (中譯:沉默的目擊者)》

還好有韓國片商相中了《全民目擊》的劇本決定翻拍,還斥巨資找來崔岷植和朴信惠飾演男女主角,並改名為《침묵 (中譯:沉默的目擊者)》(2017);但也可能是因為內地版在香港的票房失利,韓版並未有片商引入,實在可惜。看角色的安排,就知道劇本跟內地版不一樣,重心落在飾演富商財閥的崔岷植,還有飾演平民律師的朴信惠身上。所以就算已經看過內地版,也可以再看一遍韓版,韓版劇本實在寫得好,尤其是如果你跟我一樣也著緊「陳彥霖案」的,會看得更投入。而且說實在,除了孫紅雷,韓版的演員比陸版的好戲一百倍!

《침묵 (中譯:沉默的目擊者)》台版中字預告

林泰山 (崔岷植 飾,原版為孫紅雷) 是個大財閥,做生意的手段非常精明,他有一個獨生女兒美拉,跟很多的富二代一樣,美拉反叛又縱情玩樂,非常討厭父親的女友朴宥娜 (李荷妮 飾)。宥娜是個很受歡迎的知名歌手,她跟泰山感情非常好,兩人更決定要結婚。

一天晚上,宥娜跟泰山在遊艇上慶祝宥娜的生日,這時候,卻接到美拉的短訊,說希望跟宥娜見面,原來美拉看到了宥娜和其他男人的性愛影片。這時還未知情,但一心想改善和繼女關係的宥娜,就按指示去到夜店找當時已經喝醉了的美拉。

翌日,刑警卻把美拉抓到差館,原來宥娜因為被車撞而傷重死亡,涉事的車輛為美拉所擁有,而美拉則面臨被控以謀殺罪名。可是美拉卻完全記不起當時發生的事,只一味的說「不知道」。泰山於是找來了年青的崔熙靜 (朴信惠 飾) 律師為其辯護,而放棄使用資深律師,熙靜跟美拉是兒時玩伴,美拉見到熙靜確實平伏不少,可惜仍然記不起當時到底發生了甚麼,而相關的閉路電視控制室更在當晚嚴重焚毀。


負責此案的檢察官東盛植 (朴海俊 飾,原版為郭富城) 是熙靜的舊情人,盛植一直有在調查財閥泰山的犯罪,可惜緊釘多年都未能成功控告。在缺乏證據之下,美拉很有可能被定罪,這時卻有新的證據出現!原來有安裝閉路電視的人員,他同時是宥娜的忠實粉絲,私下把閉路電視的片段都儲存下來。一層一層的真相,就在閉路電視的片段曝光下表露無遺,結局更是峰迴路轉......

關於故事的內容我不想寫太多,以上只是大約的脈絡無損追看性,就是高潮一浪接一浪就是了,無論是法庭戲的部分,或者是描寫崔岷植和他最愛的兩個女人的感情戲都十分感人。


崔岷植是我最喜歡的韓國演員之一,他飾演這個財閥父親的角色真的做到絲絲入扣!朴信惠為了演這個平民小律師的角色,也刻意的全程化上極淡的淡妝,不過她不是第一次做律師了喔,之前看《7번방의선물 (港譯:戇爸的禮物)》也都有演過了;難得在崔岷植面前也沒有給唬下去,演這個倔強又具正義感的律師一樣出色。而且其他的角色就算是佔戲不重的安裝閉路電視的技工,或者是那個宥娜經理人,都演得非常好!

雖然《全民目擊》已經是 2013 年的作品,但跟 2019 年的「陳彥霖案」有多樣的巧合之處。一邊看一邊為著劇中人緊張心酸,卻又想到現實中的少女彥霖的遭遇感到心寒心痛,可惜她不如劇中人有一個能夠守護她的父親/母親。唉,只能說現實比電影更荒誕。

《침묵 (中譯:沉默的目擊者)》為素顏天使誠意推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註:余男是誰?余男就是那個在《東方華爾街》跟我的老公張孝全有大量親熱戲的醜婦!😡其實醜也沒關係,問題是她也不會演戲,又浮誇又土,除了是投資老闆的女朋友一途外,我實在想不通為何她能接二連三的拍大卡司電影電視,後台可能比景甜還硬。

《82년생 김지영 (港譯:82年生的金智英)》:同名暢銷120萬冊得獎小說改編 不止是韓國版的《Tully》

$
0
0

其實就單看預告片已經猜到個大概,女主角被社會被家庭生活壓得透不過氣,患上精神病,類似的故事,去年就有一齣《Tully (港譯:論盡爆煲媽咪)》,而且拍得相當好,看完之後妳絕對不會想生仔;韓國的《82년생 김지영 (港譯:82年生的金智英)》,想要探討的問題遠比《Tully》想講的還要宏觀遠大,基本飽覽韓國幾代女性面對的社會問題,作為女人在韓國生活究竟有多慘,韓國人的重男輕女有多嚴重。看完之後,除了不會想生仔,我想不會有女人還會幻想找個韓國 Oppa 來嫁。(這明顯是劫後餘生說著風涼話 ♪)

女主角金智英 (鄭裕美 飾)是個你和我身邊都總有一位的普通女人,過著平凡但還算幸福的生活。她有個疼愛她的老公 (孔劉 飾),有個可愛的兩歲女兒,婚前在廣告公司工作,婚後辭職專心相夫教子。

韓國人注重長幼尊卑,重男輕女,無論在職場上還是家庭處處都能體現,男人地位永遠高人一等。智英的母親要放棄學業為兄弟供書教學,智英的父親從來只疼愛最小的兒子,到她長大了,被陌生人性騷擾,父親卻是斥責她為何要到離家較遠的地區上補習班,穿短裙。長大了想升職,同為女人的上司卻因為智英是女人,覺得她將來要結婚生子應付不來,而選擇另一位男同事。同期工作的,男人升職機會比女人多又快,薪金也較高。社會也歧視婚後不工作照顧小孩的女人叫她們做「媽蟲」,偏偏傳統韓國男人都不喜歡女人婚後工作,認為女人要留在家照顧家庭才算體面。

就算你像金智英一樣有個好老公,但妳一樣要應付把兒子當寶的奶奶,韓國新抱都要照料夫家家務,過時過節忙累一整天是閒事,拍拖就催結婚,結婚就催生仔,生了個女兒就催生兒子,生了個兒子就催生女兒,這種事情放諸東方社會也常見。壓逼處處,就連上個厠所都怕被偷拍 (韓國的偷拍問題非常嚴重),不被逼瘋才真的奇怪,所以當金智英開始有奇怪表現,老公便開始懷疑她患上精神病。這電影基本就是很平淡,說著金智英患病以及從小到大面對的不同問題。

鄭裕美不算很漂亮,但很有親和力,她就像妳身邊的某位女同事,隔離屋的後生師奶,演這個平凡角色也是 Casting 對了人。一直不認為孔劉是帥哥,他演這個愛妻的暖男丈夫也演得不錯,滿滿的無力感,但大家要知道,這種會主動幫忙照顧家務小孩的好老公,就算香港也不常見啊~

散場的時候我給男朋友取笑,明明香港的女性社會地位比韓國女性在當地的社會高得多,我又沒有結婚又沒又生小孩,沒有像女主角一樣面對那麼多的生活問題,不懂我為甚麼還會哭到一塌胡塗。我哭是因為我被女主角的家人感動啊!她是個被愛包圍的女生,身邊有很多人的支持,其實很幸福。飾演智英媽媽的金美京(김미경),完全演技爆發,想像不到她是在《마음의 소리 (中譯:心裡的聲音)》演搞笑又Mean嘴的阿媽同一人,我是完全給她感動到的!

不過如果妳是年紀較小的妹豬粉絲,為了支持偶像孔劉入場的話,這種專門給我這種中女看的電影,妳們看就應該沒甚麼共鳴了,然後男人看的話應該也沒甚麼共鳴吧?但我推薦所有30歲以上的女人入場,一起圍爐取暖啊!

電影將於11月7日上映,謝謝電影公司的優先場邀請。

《82년생 김지영 (港譯:82年生的金智英)》港版電影預告

Meet the Artist: 香港藝術家蛙王郭《Frog King Kwok, The Living Legend》個人展覽@10號贊善里畫廊

$
0
0

很多人認識日本的藝術家草間彌生,我眼中的草間女士絕對是一位偏執狂,對波點尤其執著;而其實香港都有一位藝術家,對藝術尤其是青蛙一樣偏執,在國際間的名氣也不輸給草間女士的「蛙王郭 Frog King Kwok」。



今日有幸得到「10號贊善里畫廊」的邀請,與一眾媒體朋友和蛙王一起在畫廊吃了頓午飯,更多了解這個藝術家的背景和故事,與及介紹今次這個《Frog King Kwok, The Living Legend》個人展覽的作品。我喜歡認識有趣的人,所以這頓飯吃得很愜意呢!



展品都以 Collage 及 Mixed Media 的掛畫為主,蛙王說他的畫都是他的第三任太太幫其裱裝的,好恩愛呢!

蛙王至今仍然活躍於藝壇,席間談笑風生,看上去仍然活力滿滿,絕對不似已年屆72歲 (蛙王生於 1947年);從60/70年代開始,已開始其藝術創作,在80年代曾經在不同的大學學府教授藝術創昨,王家衛、林敏聰等人都是他的門生,其作品過去亦多次參與國際的大型藝展與及多次獲獎;而這次展覽的作品,亦是全新創作,大部分作品都是今年年內的作品。



蛙王跟媒體朋友們介紹他的作品和創作過程

融合了中英文的新字「Enjoy 愛」和「Object 物」

受到最近的社會活動啓發創作,以「Tear Gas」做靈感的作品。

也有畫以外的 Installation



我最喜歡這一副!

我早有聽過蛙王的大名,最先讓我認識他的就是他製作了很多不同的眼鏡,然後讓相遇的人戴上拍照的一個藝術項目,把「人」融合在他的作品之中;而眼鏡亦是其個人標誌,只要是拍照就一定會戴著他所創作的眼鏡。這次的展覽,各為與會人士亦可以隨便試戴和拍照,據蛙王所講,都是他昨晚(!)花了一個晚上做出來的。

絕對是「老頑童」的蛙王,把不同的渠蓋噴在餐檯布上,據他所講靈感是把地上骯髒之物一樣可以放在餐桌上奉客。(對,就連檯布都是他的創作) 午飯期間也展示了其非常隨性的一面,譬如即興的把不同字體的單張拋下散落一地。


最後謝謝蛙王送給大家的禮物,還有親筆簽名呢!

--------------------------------



蛙王郭《Frog King Kwok, The Living Legend》個人展覽
地點:中環贊善里10號畫廊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大館後面)
日期:2019年11月8日起公眾開放
時間:待查
備註:免費入場
查詢電話:2810 0065 (10 Chancery Lane Gallery)

自己做。【生酮零食/生酮甜食】能抗抑鬱的美味:鹽之花花生醬朱古力 (Keto Salted Chocolate Peanut Butter Cups)

$
0
0

翻查自己的部落格,隨著 6 月我在《Milk》雜誌的食譜專欄完結,原來對上一篇在這裡公開的食譜已經是 5 月的時候寫的。當然這大半年我都煮了 N 餐飯,但實在沒甚麼心情更新或者做紀錄;一來因我吃生酮餐,大多數的時候我都只會煮自己的份就隨便煮隨便吃,炒個菜煎個雞扒牛扒又一頓;和男友吃,就多數上街吃,都隨便放在 IG 拍個照就算了 (很羨慕網美們只需要拍照不用寫千字文)。

最近的社會氣氛那樣低迷,不論你是藍是黃,我想也沒有人會很開心;吃甜點會讓人愉快,可生酮友要吃甜的就要自己動手咯!朱古力可以抗抑鬱,可可豆含有可抑制憂鬱及令人產生興奮的可可鹼,而可可含量較多的黑朱古力 (以下會用到),含有可以調節情緒的苯乙胺。而朱古力還含有具安神和抗憂鬱的鎂,有醫生會把朱古力視為輕微抑鬱症的天然藥物。

但很多生酮人說好吃的 Lindt 99% 黑朱古力,我覺得超級難吃,一味就是苦,唯一好處只是容易買得到,我買了回家吃了一角之後就沒有再碰;索性自己做,這款是模仿美國 Reese's 的 Chocolate Peanut Butter Cups,好像香港的 7-11 也有賣了?加了鹽之花,除了提味,吃起來更有層次也高級多了!男友一吃就問我為甚麼不多做來賣 (他意思是覺得好好吃),材料好貴呀大哥!不知道要賣多少錢一顆才能收回成本。


吃生酮的人都特別注重食材,吃好料才有健康的身體,所以這裡也多花點時間介紹一下。

材料:(真的很抱歉因為都是隨心做的,所以沒有份量)

1. 煮食用無糖黑朱古力
我用的這款是美國 Guittard Unsweetened Chocolate Baking Bars 100% Cacao 黑朱古力,購自「City'Super」,約HK$90。我用了兩排的份量,即約 115g。

2. 椰子油
這個是在「U-購」買的 TESCO 有機初搾椰子油 Organic Virgin Coconut Oil,大約HK$50。

3. 無糖花生醬
這裡我用了兩款,都是台灣出品的而且香港好像都沒在賣,分別是百年老字號的「東和石磨原味花生醬」和「山莊林無糖顆粒花生醬」,東和取其香質感也很細滑,山莊林的有顆粒比較有質感。有朋友說無糖的花生醬很難吃,我覺得是因為他沒有吃過好吃的無糖花生醬。

4. 任何的 Keto Powdered Sweetener
我的這包 Lakanto Powdered Monkfruit Sweetener 羅漢果糖霜是酮友去美國玩的時候買來送我的,當然網上也有賣啦,iHerb 售HK$103;如果你家裡沒有這種糖霜也不要緊,用一般的攪拌機把代糖打成粉狀一樣 OK。

👉👉👉在這裡買:
https://hk.iherb.com/pr/Lakanto-Powdered-Monkfruit-Sweetener-with-Erythritol-1-lb-453-g/89994?rcode=AMP9880

5. 鹽之花 Fleur de Sel (Optional)
居然忘了拍照,我用的那款是新西蘭產的,當然用普通的海鹽也可以啦~

6. 工具:迷你撻矽膠模 8-12 個,矽膠模比較容易脫模,也不用上油,很方便。

做法:
1. 先做花生醬餡料,花生醬放大海碗,微波爐高火加熱30秒至1分鐘,取出攪拌至溶化。
2. 加入適量糖霜調味,拌勻,備用。
3. 取適量黑朱古力,切小塊備用。
4. 隔著熱水,放朱古力在大海碗攪拌至溶化。
5. 襯熱加入椰子油,徹底拌勻。
6. 拌好之後就要離開熱水,加入適量糖霜拌勻。
7. 在矽膠模內先倒入適量的朱古力漿,用小匙幫忙掏花生醬餡料,再淋上朱古力漿。
8. 放雪櫃 (下層,不是冰格) 10-15 分鐘後取出,在朱古力半凝固時加上鹽之花作裝飾和調味。
9. 放回雪櫃,雪至朱古力凝固即可。

存放在雪櫃內可保存 2 星期,當然時越快食用越好。做好切開會見到白色的點點,不用怕那些都是凝固了的椰子油。除了海鹽,也可以做不同的變花,譬如是加椰絲,加雲呢拿香油,加果仁;對花生敏感的,自己煮生酮莓果醬取代花生醬也可以。

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花生醬的油香味,朱古力因為是自己調味,所以是自己喜歡的甜度。不過這東西比較膩,每次最多就一顆;除了當零嘴,當成補充油份的 Energry Cup/Keto Bomb也可以。

《American Horror Story Season 9: 1984 (中譯:美國恐怖故事 第九季:1984)》:向 80 年代致敬!

$
0
0

自從《Stranger Things (中譯:怪奇物語)》帶起了懷緬 80 年代的風潮,近兩年有不少的美劇都以這個年代作為故事舞台,大玩 80 年代元素,譬如《DARK (中譯:闇)》、《GLOW (中譯:美女摔角聯盟)》等,最新一輯第九季的《American Horror Story 中譯:美國恐怖故事》亦不例外,直接命名為《1984》。

***文末有前 8 季的相關舊文連結***

故事發生在 1984 年,Brooke 被著名的連環殺手「Night Stalker 夜行者」追殺,僥倖死裡逃生,為了平復心情,她跟幾個在 Aerobics Class 健康舞班認識的新朋友,一起到位處鄉郊的 Camp Redwood 當夏令營的輔導員;但這個 Camp Redwood 其實暗藏殺機,在 70 年代曾經在營地大開殺戒的連環殺手「Mr. Jingles」剛巧逃獄,並打算回到營地再度殺人。除此之外,營地亦似乎有種神秘力量,令到靈魂不能安息。只是這一切原來都不是巧合......

女主角之一的 Brooke (Emma Roberts 飾),我猜名字的來源是因為電影《The Blue Lagoon (港譯:青青珊瑚島)》紅遍80年代的大美女波姬小絲 Brooke Shields,她的角色亦具備有 80 年代恐怖片的女主角基本元素:漂亮乖乖女,人畜無害,功能是負責尖叫(?)。當然作為《AHS》的忠粉,還是覺得 Emma Roberts 演八婆比較好玩。(話說回來,染黑髮的她也很漂亮呢!)

另一位我很喜歡的女角 Montana (Billie Lourd 飾),她絕對是 80 年代走在潮流尖端的女性代表,她開放,好玩,衣著前衛,捍衛所有自己喜歡的人和事,譬如 Aerobics。她認為 Brooke 這個「綠茶婊」令到她的哥哥無辜被殺,故此把她引到營地,打算利用男友 Ramirez 把她殺死。

男主角 Ramirez (Zach Villa 飾),亦直劇中的連環變態殺手「Night Stalker 夜行者」,撒旦教的信徒。Night Stalker 是真有其人,我特地去看過 Google 上的照片,一樣愛穿一身黑。不過我想編劇不太喜歡這個變態殺手,Night Stalker 絕對是《AHS》開播以來最「中二病」的男主角!非常沉迷搖滾樂和 Billy Idol 的他,也有點小孩子的脾氣,扮演這個角色的 Zach Villa 是首次加入劇組。

另外一位在電視劇中大開殺戒的,當然是另外一位連環殺手「Mr. Jingles」,這個角色的設定也是向 80 年代的恐怖片致敬,飾演他的演員 John Carroll Lynch 同樣是首次加入劇組,其實角色本身亦相當有複雜性,有不同的心理變化。他跟媽媽和弟弟、還有兒子的感情戲亦是劇中較感人的感情線。


其他的角色還有漂亮的 Cody Fern (就是上一季演魔鬼的兒子 Michael Langdon 的那位),今季他演一個希望成為明星的漂亮男生 Xavier,可惜心地善良的他在營地卻遭遇不幸;靠著成功的化妝髮型,活脫脫就是那個年代的人!因為長得太帥,在上一季播出後成功引起劇迷的討論和關注。

而看到「Mr. Schuester」(《Glee》的角色) 化身為「大鵰男」Trevor (Matthew Morrison 飾),也讓我覺得很是意外,造型也完全是 80 年代的風味,就是以前林子祥唱《YMCA》的那種打扮;他跟 Montana 和 Margaret 都有感情線。 

值得一提的是,第九季是首次沒有起用 Evan Peters 和 Sarah Paulson (好失落我超喜歡 Evan Peters!),我想 Margaret Booth 這個變態女人角色給 Sarah Paulson 去演會更為理想,Leslie Grossman 的樣子實在不討好啊......

其實這一季的劇情也沒有甚麼特別可言,直腸直肚也不花時間跟你扭橋,因為都是參巧了很多從前的恐怖片如《Halloween (港譯:月光光心慌慌)》、《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港譯:猛鬼街)》等經典,劇情走向相當 cliché;最值得看的當然是費盡心力製作的美指服指,非常細緻。


最後送上在劇中「冚隊剷」的 Kajagoogoo 《Too Shy》的真實官方 MV!(編劇是有多討厭他們 XD) 在看《AHS》前我還真不知道有這隊樂隊呀,當時我年紀太少啦........

今季集數較以往的 Season 為短,只有 9 集;剛看完大結局,得出的結論是:這一季應該是製作人純粹的想向那個好玩的年代致敬。並由劇中最具 80 年代元素的 Montana 說出今季的重心,Don't Forget The 80's!

p.s. 希望 Netflix 可以快點追得上開播進度啊!

【前 8 季的相關舊文連結】

Season 1 Murder House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hk/2011/11/american-horror-story.html

Season 2 Asylum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hk/2012/10/american-horror-story-asylum.html

Season 3 Coven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hk/2013/10/american-horror-storycoven.html

Season 4 Freak Show (從頭看到尾看了,但實在不喜歡這一季所以沒寫)

Season 5 Hotel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hk/2015/11/american-horror-story-hotel.html

Season 6 Roanoke
http://plainfaceangel.blogspot.hk/2016/09/american-horror-story-roanoke.html

400呎蝸居都變無限展品美術館!MeURAL Canvas 智能藝術畫框【附獨家優惠碼】

$
0
0

實在大愛我家的新玩具!我基本上每天都會盯著它看,看久了還覺得自己特別有品味!說的是 MeURAL 推出的智能藝術相框!先要利申一下,這個高級玩具是由科技潮流購物網站「Anlander」送給我的,請大家也對它多多支持啊!


廢話不說,這個畫框不是只比一般的電子畫框大那麼簡單,如果你對色彩和畫質的細緻度表現有所追求,MeURAL 有「TrueArt 顯示技術」可以完全展現自然筆觸,超高解像度把原畫還原。

並且有「自動亮度」與及屏幕為「霧面質感超低反光」,畫框會自動感應身處位置的燈光,身處昏暗地方會自動調節至眼球舒適亮度,晚上要睡覺了關了燈,它也會自動感應調節至 Sleep Mode,直至有光或者有人經過就會亮起來。

手機 App 介面操作容易,可以更改和上載相片,每張照片的顯示時間,光暗,指定時間播放 Playlist之類的功能。

也可以手動開關,輕按一下是 Sleep Mode,長按五秒是 On/Off。

這隻手是我的

這隻手是我男友的

有「手勢、APP 及網頁 (Official Site:https://www.meural.com.hk/)」三種控制方式,App 的話也是現在的智能家居必備品,操作介面亦非常簡單易明,可以輕鬆上載不同的相片,同時也有不同的藝術介紹文章;它亦支援 Amazon Alexa 智能助理控制,不過因為不支援廣東話,香港還不算很流行。至於手勢操控,也實在有型得很!可以看以下的這段影片示範,我拍了之後放了在 Instagram。



官方的示範和安裝片段


而有關相片的部分,購買畫框還附送 MeURAL Membership 三年訂閱,有甚麼用?它可是直接跟全球不同的畫家、藝術家、畫廊、博物館等有直接聯繫,全部都是正版高清畫質!收入全數用作支持藝術發展。MeURAL 會員可以在會員專區隨便下載藝術庫超過30,000幅世界名畫和藝術家作品授權的藝術作品,絕大部分都是免費的,付費的話會員還有半價,無論你是喜歡甚麼派別時期的作品,文藝復興、印象派、立體主義、當代、抽象及新興風格等......都一定能找到你的心頭好。而每個藝術作品都有專屬的 「Art Card」,展示作品詳情 (e.g. 作品名稱、作者、年份、背景)。

畫框本身也有三種款式,三種畫框款式提升家居質感。我家的那款是白色的「Leonora」,以超現實主義畫家 Leonora Carrington 命名,代表著女性象徵主義,由可持續性的美國白楊樹製成;另外還有黑色作選擇。另一款則是「Winslow」,用可持續性美國胡桃木製成(FSC認證),以18/19世紀美國著名的風景畫畫家及版畫家Winslow Homer命名。

畫框可垂直或水平懸掛,相片會自動調整方向及裁切成所需大小;它本身的支架可以上牆 (因為重量的關係,我覺得上牆亦比較安全),附送的Swivel Mount 還可以旋轉,所以是橫放直放都沒問題,不想上牆也可以放在畫架上也很好看。安裝方面亦簡單,跟住手機 App「MeURAL」的指示,把 App 和畫框連結好就 OK!記得是要 Under 同一個 WiFi Network 裡面喔!

這個是我的 Playlist (我在自己家也放「文宣」,有朋友來就是看這個 Playlist)

畫框也可以經手機 App 上載自己喜歡的照片 (同時支持 64GB micro SD),新婚夫妻可以買這款畫框用來擺放結婚照,省卻曬相和巨型畫框佔位的麻煩,而且可以無限換相,新娘子應該會最開心,花大錢拍了漂亮的婚照當然要常常看;生了小孩之後,也可以把它換成家庭照、小孩的照片,自己的小孩最可愛,也不用再放在 Facebook 轟炸你的朋友了。

不過我覺得這個畫框商用也很合適,譬如酒樓或者酒店宴會廳,婚宴門口都會擺大畫框放新人的照片,以後不用在麻煩搬來搬去,一個電子畫框放幾多相都 OK;餐廳商戶多買幾個畫框,放餐廳做裝飾,增加藝術氣息,即時升呢!

我家中的那款是 27",售HK$6,800 (***香港免運費***)
凡購買MeURAL Canvas 智能藝術畫框,埋單時輸入我的讀者專用折扣碼「PMeur」*還有減HK$100優惠!折扣後只需 HK$6,700,全網最平!
👉👉 https://anlander.com/collections/meural/products/meural-canvas

*折扣碼使用限期至2019年12月31日止

現在還有限時四重送!全部免費!!!
● 基本安裝服務 (價值 HK$300)
● Swivel Mount 旋轉支架乙個 (限量 100 組)
旋轉支架也可以獨立在 Anlander 買得到,價值 HK$480
● 三年 Meural Membership 藝術會籍
● 延伸至三年保養 (*需要上網登記)

《少年的你》:2019年度最好的國產電影,校園欺凌版《愛與誠》

$
0
0

在飛機上看了《少年的你》,出奇地好,我覺得甚至是2019年度最好的國產電影。

導演曾國祥的前作《七月與安生》叫好叫座,但我其實沒有很喜歡,一不喜歡女主角周冬雨,二不喜歡故事。《少年的你》用上《七月與安生》的班底,成果卻比前作進步了很多!雖然看完《少》我依舊不喜歡周冬雨,但電影本身真的拍得好,想給大家推薦一下。據說因為電影叫好叫座,接下來將會開拍電視劇。

《少年的你》說的是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陳念 (周冬雨 飾) 是個沉默寡言的高中生,一心準備高考 (類似香港的 DSE 但競爭更大),轉校到一家新的高中後,被班上的同學欺凌。其中欺負得她最多的,最主要是以富家女魏萊 (周也 飾) 為首的女生三人組,一個同班的女生因為被她們欺凌尋死,陳念好心為屍體蓋上外套後,就開始被三人欺負。陳念的母親以賣問題護膚品為生,家裡長期被人追債上門尋仇,但母女感情不錯,二人相依為命。陳念的成積優異,一心想要考上好的大學,帶母親脫貧。

某天放學,陳念遇上正在被圍毆的古惑仔小北 (易烊千璽 飾),出於好心,陳念打電話報警但被發現, 手機也因此被摔爛,小北為報恩帶她去修手機又帶她回家吃麵,但因為學校的同學發現陳念的母親被人貼街招追數,陳念的心情不好兩人發生口角,不歡而散。


《少年的你》港版預告片

校園欺凌的問題越發嚴重,陳念被魏萊推下樓梯,終於不再忍耐打電話去報警,警察調查後把三人組停學。三人為了報復,到陳念家等她,陳念唯有躲到小北家暫住,並請求小北保護她。從此小北開始每天在暗處保護陳念上學放學,又恐嚇魏萊不要再碰陳念。可惜某一天晚上,小北因事被抓,陳念被三人組糾黨抓走,剪去頭髮又拍下赤裸的影片,小北想去報仇但被陳念阻止,兩人的感情因此事急速升溫,立下「妳保護世界,我保護妳」的誓約。

期待已久的高考眾於來到,但此時魏萊的屍體卻被發現,小北被以嫌疑人的身份帶走,到底真相是甚麼?兩人的結局又會如何呢?

校園欺凌的問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但不知何故大陸的特別誇張,打死同班同學,強逼脫衣拍照拍影片,煙頭灼傷,甚至性侵之類,隔一陣子就會看到相關影片照片在網上流傳,電影裡面拍的都不是虛構的個案。沒有經歷過校園欺凌的人可能不會明白,校園欺凌是跟著你一生一世的夢魘,我都快要 40 歲了,但仍然清楚記得當時的恐懼。韓國有好幾齣電影,上映後成為社會話題成功令法案更為完善,我是希望可以幫忙改變社會現況,沒有任何一個年輕人應該被欺凌的。

整齣電影的攝影和燈光都拍得很好,尤其喜歡電影的分鏡,攝影指導原來是余靜萍,即盧凱彤的遺孀;片尾曲《Fly》由岑寧兒所唱,是盧凱彤寫的曲 (詞是盧凱彤跟吳青峰合寫),一聽旋律就知道了。27歲的周冬雨長不大的身材和臉,都跟高中女生這個角色設定沒有違和,跟19歲的易烊千璽演這對被世界遺棄的小情侶,也完全沒有姐弟戀的感覺。

反而想說說易烊千璽 (易烊千璽不是複姓,他姓「易」,名「烊千璽」;千璽是千禧年的意思,烊解作歡迎。),在香港他沒甚麼知名度但這個男生在大陸超級紅,我知道他的名字以前也看過他的照片,就是普通的男團組合小男生,沒能留下甚麼印象;不過在《少年的你》有脫胎煥骨的感覺,當然角色本身討喜,是小女生看完以後會絕對會愛上他的角色,而且他的演技比我想像中好得多,沒有那種一般大陸演員的樣板誇張演技 (跟旁邊配角周也那種擠眉弄眼一比較就更明顯),非常自然,眼神也很有自信,要是我還是中學生我可能也會迷上他也說不定。

既然是國產電影,說教自是免不了的,譬如強調國家的司法制度完善(中國家的司法制度的確非常完善,問題是這不是一個法治的國家。),警察都是善良的好人,做了錯事就算是男女主角也不能逃離責任但是國家會酌情處理從輕發落之類。不過說教位不影響整體的觀感。

其實像這樣的題材能夠在大陸開拍上畫幾乎是奇蹟:廣電局好像有規定不能拍校園欺凌的題材?早戀可以但是不能開花結果,或者因為愛情尋死也是不可以的;所以《少年的你》沒有明確表達男女主角結婚生子,但有類似的暗示。廣電局也有指示警察不能愛上犯人,所以電影中的那個年輕警探,很明顯對陳念是有好感,但也只能停留在暗示他對她有好感的階段,最多最多也只能安排一個擁抱。

最後想說,電影帶給觀眾的教訓,應該是在大陸不能當好人吧?

唉。

《返校》:氣氛取勝 台灣電影CG運用新高度

$
0
0

臨去旅行之前其實又看了一堆電影,想寫一寫《返校》。

受到社會運動的影響,影期一拖再拖,直到最近才得以在港上映。電影改編自著名同名電腦遊戲,連我這種不玩 Game 的,也因為遊戲的大熱,特地去看Youtube上的實況主玩遊戲看解說,了解一下到底這個遊戲在熱甚麼。

《返校》的時代背景跟現在的香港頗有相似之處,應該說是,香港很有可能變成當時的台灣。要了解《返校》,必先認識那個可怕的年代;近幾個月我們都經常掛在嘴邊的:「快 L 啲戒嚴啦仆街!」(我不知道你們,但這一句我真的經常在講) 當年的台灣就真的有經歷過,而且是經歷了整整的 38 年,當時國民黨政府以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等理由實行戒嚴令,而當年就有最少20萬人,是在白色恐怖籠罩下受到軍事審判的政治受難人。嚴禁私自結黨,以言入罪;思想監控,很多的書藉都被列為禁書,親友間「篤灰」告密檢舉匪諜都時有發生,而當中亦有大量的有殺錯冇放過的冤案,說的不止是監禁,還有大量的人命傷亡。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少年人心理會扭曲也不罕見,而當時的這股恐怖風潮亦殺入校園,這就是《返校》的故事背景了。

方芮欣 (王淨 飾) 從空無一人的課室中醒來,走出課室後遇上學弟魏仲廷 (曾敬驊 飾),兩人發現學校變得破敗不堪,到處都是查封的封條,還有有死人才會掛上的「忌中」字幡。兩人打算走出校園,卻發現校門外變成一條溪,唯有返回學校找老師。此時,兩人才發現他們身處的不是校園,而是他們內心的惡夢......

方芮欣是軍官家庭出身,但父親經常對母親施行家暴,為此方芮欣的學業成績大受影響,方的班主任年輕女教師殷翠涵 (蔡思韵 飾),請來美術老師兼輔導老師張明暉 (傅孟柏 飾) 對方芮欣多作指導。張明暉和方芮欣在多次相處後,發生了師生戀的關係。

殷翠涵和張明暉都是校內年輕又有先進思想的老師,兩人和數個學生成立了讀書會,在跟校工借來的儲存室內偷偷閱讀當時的禁書。其中魏仲廷就是讀書會的成員之一,他對方芮欣有好感,並且把禁書書單借給方芮欣。

張明暉和方芮欣的師生戀被殷翠涵察覺,殷提醒張明暉要小心處理,因他是讀書會的成員,怕他會連累方芮欣,張明暉在巧慮過後決定跟方芮欣分手。但碰巧此事被方芮欣知道,加上之前有碰到過殷翠涵教張明暉彈鋼琴,誤以為殷翠涵跟張明暉也有戀情。為了報復令殷翠涵丟教職,她把禁書書單交給軍官告密,但她不知道她所愛的張明暉也是讀書會的成員。

警備總部派員到校,所有讀書會成員皆被拘捕,學校亦被查封,包括張明暉在內的所有成員都因逼供或就地正法死亡。只有魏仲廷聽取了張明暉的忠告,決定以招供保命,帶著記憶生存下去。而方芮欣因感到愧疚,在學校禮堂上吊自殺。

多年後,已成為中年人的魏仲廷再次返到校園,再學校面臨拆卸改建之前,把張明暉的遺物還有定情信物,交給方芮欣的鬼魂。

如果純以遊戲而論,故事十分豐富。但作為電影的話,則略顯單薄,其中方芮欣跟張明暉的感情線只以片面交待,令結局不夠感人,雖然說兩人是純愛的關係而且那個年代就算是談戀愛也談得壓抑,但如果能再豐富枝節加強人物刻劃會更好;102分鐘的片長有一半都靠畫面和音效在撐,當然遊戲迷的話應該會覺得它夠忠於原著,譬如開段很多分鏡都明顯是模仿遊戲模式,縱向鏡和主觀鏡都有如遊戲世界的真人版。

值得一讚的是氣氛營造的效果不錯,CG運用亦見出色,畫面的灰冷色調亦配合故事背景。女主角王淨因為《返校》大紅,是新一代的國民學姐,走文青女神路線。(人家是真文青,是有出版小說的作家) 樣子標緻乾凈,不難成為廣告界的寵兒。女配角蔡思韵就是跟陳奕迅合演 ViuTV最好看的電視劇《短暫的婚姻》的女主角,換上一身 60 年代的打扮我真的認不出她來,在台灣唸大學的她說的一口流利國語,前途無限;反而幾位男角都有點面目模糊之感。

網上評論有彈有讚,我有朋友大讚也有朋友說看到中間呼呼大睡,我個人覺得整體中規中矩吧,當恐怖片又不夠恐怖,當劇情片又有點單薄,但為著那段歷史和現在的香港如此貼身接近,還是值得一看的。

致自由。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etentionTheMovie/

《返校》港版預告片

【冬季日本旅行穿搭】10KG行李12天不重複的大人女子穿搭術+秘技分享

$
0
0
去日本旅行,我是接受不到自己穿得太隨便或者寒酸的,一來要拍好看的照片,依來滿街滿巷都是精心打扮過的日本美眉,穿太隨便會讓自己有被比下去的感覺。冬天去旅行,很多香港人都愛穿羽絨外套 (而且是彩色的),但這看來除了一眼就能讓人家知道你是中/港/台遊客之外 (香港人尤甚),羽絨外套也實在很難搭配得好看;所以除非是真的下雪超級冷,或者要去鄉郊地方,或者滑雪甚麼的要穿運動裝,羽絨外套對我來說絕對是個 Big NO NO!


這次我去日本關西 (大阪/和歌山/京都/神戶) 一共 12 天,坐的是廉航 HKExpress,為了省錢我跟男友只買了一件 20Kg 的來回行李 (去程護膚品,跟大的行李箱還是得用托運),但是!去日本你不能不 Shopping 呀!所以去程帶的衣服也不能太多,去的時候我有半個行李箱是空的。可是我是去 12 天還打算天天拍個 #OOTD 放 IG,那以下我就有我的穿搭術想要給大家介紹一下了,最後我的去程行李,衣服部分大概是 10KG 左右啊~

好不好看就觀點與角度啦,重點是完全不重複啊!
(為甚麼有些照片遮臉有些沒有遮?因為拍全身照在手機頭變很小修臉很難,我就蓋著它就算了~~ 好懶~~~)

重點一:Hand Carry 包包數量為 2 個
現在 HKExpress 上機,Hand Carry 的手提行李重量限制是 7Kg,大小也有限制,你還可以多帶一個普通大小的背包,只要看起來不太誇張的話一般都可以過關的,即上機可以帶的包包數量為 2 個 (1大1小),地勤人員會在檢查過後為你的包包加上封條。


Day 01 -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我就是穿成這樣上飛機的 (大衣沒在香港穿),現在坐飛機一定穿這種運動褲跟舒服的運動鞋。冷帽呢,是因為頭髮沒有卷好,反正就戴上冷帽蓋一下就好了。誰說 38 歲的大媽不能穿這種 Boylish 的運動風的?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Backpack: Marc Jacobs
Checkers Shirt: ÅLAND
Hat: H&M
Sneaker: New Balance

重點二:回程時盡量把外套,頸巾,冷帽,最重的鞋都穿上
為了減輕行李的重量,回程的時候雖然香港跟日本還是有溫度差,但是還是把外套,頸巾,冷帽,最重的鞋都穿上吧!這些東西你穿在身上就不當是行李的一部分啊~ 其實我還有一招秘密武器,但是放在文章的最尾才告訴大家。


Day 02 - -  因為當天要去遊公園拍好看的照片,所以也稍微捲一下頭髮。毛毛耳環是在 Day 1 晚上逛心齋橋的便宜商店「3 Coins Plus」買的,可是你們會發現這雙耳環我只戴了一次,為甚麼?因為我在去和歌山的時候不知道丟哪裡了😭,還好很便宜只是 ¥300+Tax (即約HK$23)。

下身穿了貼身牛仔褲跟 Boot,之後的照片就會有見到。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Striped-Top: Free Peope
Earrings: 3 Coins


旅行的美甲也不馬虎啊!我現在的 Gel 甲都是自己做的啦,因為大衣的顏色所以做了這個顏色搭配;全手紙托延長,右手幫左手做,左手幫右手做,沒有延很長因為去旅行的時間長,10幾天指甲都全長出來了。


Day 03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這天也是有點運動風,因為要去看足球比賽看 J League 啊!然後晚上要去吃烤肉,所以採取了層遞式的穿搭方法,最裡面的是一件橫間 Tee,吃烤肉的話都會很熱,所以裡面一定是薄而且是就算沒有機會洗也不會在旅途中再穿的單品;頭髮綁慵懶風的馬尾,加了一個大熱的珍珠髮夾,那麼看起來就不會太過隨便了。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Tee: niko and ...
Down Jacket: Uniqlo
Pants: H&M
Sneaker: New Balance

重點三:跟同行伴侶交換服裝
比如說這天我穿在裡面的黑色薄羽絨就是借男友的,看球賽長時間在室外坐著不動會很冷啊。咦?我剛不是說在日本不會穿羽絨嗎?穿是可以穿啦,但只會穿在裡面做內襯。外層穿長身絨大衣,裡面穿貼身的 Heattech 打底再穿面衫,或者穿好面衫,再加薄羽絨。


Day 04 -- 我很喜歡的一件間條裙子,又可以當裙子,又可以當外套,旅行帶它一件就可以搭出兩個造型了!顏色也剛好跟我的大衣十分相襯。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Striped Dress: Zara
Scarf: ÅLAND
Boots: Dr Marten's

重點四:發熱襪褲是必須品
天氣冷穿裙子,裡面的發熱襪褲是日本女人必備的!一般的藥妝店都有賣啦,選針數多比較厚身的,針數足夠就可以好好承托出腿的線條,會比較顯瘦而且保暖,真的不用貼暖包都完全不會冷。


Day 05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好啦,又是搶男友的,黑色衛衣是他的啦!這天在和歌山天氣相對暖和,加上我們是開車自駕遊,基本就是上下車,所以不穿大衣也 OK。我記得有一天在京都的伊勢丹逛街,Marc Jacobs 的店員看到我背著他們家的包包居然跟我說「謝謝 (日文)」我就回了句「いえ いえ」,想說我在香港從來沒有遇到過會看到客人用他們家品牌的產品,會對客人說謝謝的店員。

Top: 커스텀멜로우 (Customellow)
Sneaker: New Balance
Backpack: Marc Jacobs


Day 06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去到京都要穿比較好一點啦!所以這天也搭了個比較女性化的小包包 (然後我原本要背的相機甚麼的,全部都塞到男朋友的包包裡,真的是辛苦他了。),妝容也化的精緻一點,畢竟京都到處都是特別打扮過的女生啦。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Scarf: ÅLAND
Blouses: Zara
Handbag: Tory Burch
Boots: Dr Marten's


Day 07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其實這天原本不是想要穿這樣的,早上出門前打算到郊區 (京都好冷啊!),卻在吃早餐的時候改變了計劃,最後變成去了看漂亮的夜楓時也是穿這種男生的打扮讓我有點不開心啦!因為旁邊的女生都穿美美的。(雖然我仍然認為我是有在認真穿搭的,譬如這天的襪子是用外套的方式,顏色也是有特地選過的)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Down Jacket: Uniqlo
Hat: H&M


Day 08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於是 The Next Day 我就為了要拍到好看的照片,就特意細心的搭配了一下。俐落的綁髮是要走成熟幹練的大人風格,之前出現過的間條裙子瞬間就變成外套了,加上白Tee 跟貼身牛仔褲又是一個新造型,耳環也是在 3 Coins 買的。

然後在日本呢,其實年青男女都不太穿牛仔褲的 (他們認為只有中年人才穿牛仔褲),我也是考慮良久才決定帶這褲子,因為這是我擁有的唯一一條我在裡面穿上 Heattech Leggings 也不顯擁腫的褲子。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Striped Dress: Zara
Jeans: Air Space Plus
Boots: Dr. Marten's
Earrings: 3 Coins


Day 09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到了神戶,不知道是電壓還是甚麼關係,捲髮器用不了,一怒之下束了個高髻作罷。我懶惰/Bad Hair Day 的時候就很喜歡束高髻,男朋友老說我像姆明裡面的阿美........

裏面的 See Through Top 買了很久,終於穿得上,好像上高級的館子要穿好一點,但其他的香港遊客還是穿彩色羽絨。(.......我知道表情很有令人大巴大巴星埋去的衝動。)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Checkers Scarf: JW Anderson X Uniqlo
Handbag: Tory Burch
Jeans: Air Space Plus
Boots: Dr Marten's

重點五:旅途上買的單品可以立刻用上穿搭
像我帶的頸巾就是在日本買的啦!JW Anderson 跟 Uniqlo 的合作產品,香港沒看過,加上減價,所以無慮即決買下了。


Day 10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在香港我基本都不會戴這種貝蕾帽,也不太會編這種側辮,可是在日本就可以咯~ Day 2 出現過的針織上衣,我在裡面加上有花邊的白襯衫,白襯衫在 Day 6 有出現過;直條褲子也是 Day 6 穿過的,但當天的照片沒拍到。

全身都是 Pattern (千鳥格/粗橫間/幼直間) 但看起來也不顯衝突,因為顏色都是同一個色 Tone 啊!

Striped Top: Free People
Striped Pants: H&M
Blouses: ZARA
Hat: ÅLAND
Boots: Dr. Marten's


Day 11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大阪的南崛江真是個逛街的好地方,靚人潮人多,潮店都集中在這邊,也沒有吵吵鬧鬧的大叔大媽;照片是在 North Face 門口隨便拍的,門口泊了一黑一白的單車 (就是照片裡的這一輛),我還以為是 North Face 的 Props,誰知道竟然是真的客人開過來的。

Outer: Aquascutum (vintage)
Floral Dress: Vintage
Boots: Dr. Marten's


Day 12 -- **按照片上的箭嘴有更多照片** 最後一天早上逛街買到好東西,身上的這件「綿羊外套」,現在日本韓國的女生都大流行這個款式!超大勢!也是 JW Anderson X Uniqlo系列 (我沒有在香港見過,但是有讀者留言說有) 重要的是還有年末減價,印像中減價後是 ¥3,990+Tax (即約HK$313)。搭這種「綿羊外套」,下身最好穿輕鬆俐落一點,不然會超顯胖。

Outer: JW Anderson X Uniqlo
Floral Dress: Vintage
Sneaker: New Balance
Backpack: North Face

重點五:把不要的名牌包包外套賣掉
我的必殺秘技來了,因為我這趟旅行實在買了很多東西,如果帶著那件 Aquascutum 的大衣一定超重,最後我下狠心把它賣了!原因有幾個:(一) 我也是二手買回來的,之前已經有介紹過 (▶️ 舊文看這裡),買入價僅為 HK$188;(二) 我買了它一年在香港只穿過一次,長度太長,香港地太髒,不適合穿;(三) 以我的性格,如果今年冬天再去旅行,我一定不會再穿同一件外套。明年冬天去旅行,我一定也會買新的。(笑);(四) 如果因為一件外套行李超重被罰錢,我會覺得自己很笨。之前去泰國就試過,罰的錢夠買一張機票,被男友碎唸了很久。


不過要留意啊,他們的回收價確實很低 (像我的外套就只賣了¥1,800,即約 HK$128),如果是打算賺錢的我看你就打消念頭,很多中古店回收價更低到¥200-300/1Kg ;而且他們大多也只會收有牌子的東西,像我的這件就是個很貴的大牌,所以就算有點舊也賣得出去。另外就是日本人身型嬌小,男女裝他們也只會收中小碼的服飾,像我這種大碼加大碼的,就得看牌子才會回收。

在哪裡賣呢?日本有很多寫著「Buy & Sell」的中古店,最有名的是「Ragtag」還有「2nd Street」(我的外套就是拿去 Ragatg 賣掉的),其他的還有大大小小賣不同風格的二手服飾,南崛江就有很多這種二手店。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旅行穿搭分享了,希望你們會喜歡啊~

自己做。【🎄聖誕大餐】慢煮油封鴨腿配脆烤薯仔、焦糖洋蔥絲 Sous Vide Duck Confit w/ Crispy Baked Potatoes, Caramelized Onions

$
0
0

話說今年的聖誕大餐要提早進行,因為男友今年聖誕期間要在外地,所以我其實早早就跟他預早慶祝了聖誕節了。不過基於今年生意不太好的關係,所以也沒有做甚麼豪華的晚餐,但不用貴價食材不代表做不出美味的大餐啊!有看《Grand Maison Tokyo (中譯:東京大飯店)》的都會懂嘛~ 心思還是比較重要。


我很喜歡吃的一道家常法國菜「油封鴨 Duck Confit」,吃了就吃了很多,但做的話還是第一次,想不到第一次做出來效果也很不錯;但香港要買雪藏鴨腿超級無敵難,逛了很多超市和凍肉店後,某天最終在灣仔街市一家叫「Mini Store Food」的凍肉店發現了質量不錯而且價格不貴的雪藏鴨腿,如果你們有需要的也可以去逛逛。(不是廣告,純粹分享)

慢煮油封鴨腿配脆烤薯仔 (Sous Vide Duck Confit w/ Crispy Baked Potatoes)

慢煮油封鴨腿 Sous Vide Duck Confit

材料:
1) 雪藏鴨腿 2 隻

調味:
1) 即磨黑椒 適量
2) 海鹽 適量
3) Thyme(百里香) 適量,新鮮或乾燥的都可以
4) 橄欖油 適量

傳統的油封鴨都用 Duck Fat (鴨油)來做油封的,但我是窮人嘛,窮人就用橄欖油。


做法:
1) 鴨腿解凍後稍稍沖洗乾,用廚房紙巾盡量把水印乾。
2) 在鴨腿兩面均勻的撒上即磨黑椒、海鹽、Thyme作調味,放密實袋在雪櫃內待入味,最少要醃 12 小時。
3) 從雪櫃取出,換到真空袋裡面,加入適量橄欖油,比平常多的油就可以,大概是 2-3 湯匙的油吧,我沒量。然後抽真空,有真空機的用真空機,沒真空機的可以用水壓法盡量把空氣擠出就好。
4) 慢煮棒溫度調至 68.3°C,然後慢煮 12 個小時。(我這次不夠時間,只煮了 7 個小時,但我是覺得 12 個小時效果會更棒)
5) 完成後從真空袋取出,把汁倒掉盛起 (不要棄掉啊可以用來炒菜);鴨腿用廚房紙巾盡量把水印乾。
6) 燒熱平底鍋,如果有 Cast Iron Pan 鑄鐵鍋就更好 (我家的那個 Size 太小,我這次沒用),下適量的橄欖油,待油和鍋子熱了,就皮向下的下鴨腿煎,煎個 2 分鐘左右至表面金黃香酥就可以上碟了。煎的時候也可以加一株新鮮的 Rosemary 迷迭香一起煎,香氣倍增。

鴨腿切開,看到鴨皮又薄又香脆,鴨肉還是很嫩。(我家那位要吃很熟的,所以煎久一點點但還是嫩滑)

配菜方面,墊鴨腿的是 Caramelized Onions 焦糖化的洋蔥絲,做這個洋蔥絲沒技巧,就是耐性。鍋子下牛油,油熱了就下洋蔥絲,慢火炒到它變咖啡色,也可以加點鹽和糖去提味;洋蔥絲甜甜的味道跟軟嫩的鴨肉非常搭,甜味也有開胃的效果。

而以下要介紹的另一配菜脆烤薯仔更是懶人到不得了!


脆烤薯仔 (Crispy Baked Potatoes)

材料:
1) 薯仔,小Size 5-6 個
(我這次用了北海道五月皇后薯仔,原因是因為......超市特價)

調味:
1) 新鮮的 Rosemary 迷迭香 適量
2) 新鮮/乾燥的 Parsley 適量
3) 即磨黑椒 適量
4) 海鹽 適量
5) 蒜蓉 1 湯匙
6) 橄欖油 適量
7) 牛油 適量 (Optional)

全部調味料先拌在一起。

做法:
1) 薯仔去皮,切成圓塊,放清水裡泡 15 分鐘去掉澱粉質。
2) 瀝掉水份後逐件薯仔用廚房紙巾盡量把水印乾。
3) 焗爐調至 200 度預熱,在焗盤內舖上錫紙,噴上一層薄薄的橄欖油。
4) 把薯仔平舖在焗盤上,再兩邊均勻擦上調味料。可以再加一點牛油,增加香氣。
5) 焗 30~40 分鐘,中途可取出翻面一次 (但我太懶沒有這樣做)。

6) 見表面金黃可取出一件試味,時間不夠就再烤一下下,注意不要烤焦啊!這時你應該會得到表面香脆裡面軟腍的好吃烤薯仔了。

自己做的黑松露牛油配法式軟麵包 (麵包是買的)

牛扒牛油果沙律

另外前菜做了牛扒牛油果沙律,我喜歡吃羅馬生菜,搭最簡單的 Caesar Salad Dressing,溏心蛋 (日本蛋),番茄是意大利的也有先 Toast 一下下增加甜味 (我家那位不愛吃生的番茄);還利用黑松露醬做了黑松露牛油配法式軟麵包,買了一瓶 Moscato,甜點是買的蛋糕,就這樣今年就簡簡單單的慶祝了我跟他兩個人的聖誕大餐了啦!

至於今年的聖誕願望呢,除了「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之外,個人是希望明年的工作量會變好賺多一點錢啦 (今年真的是差得不得了,你們有工作要找我嗎?😭),所有我愛的人天天快樂,身體健康,就這樣。

【素顏天使年度推薦大賞2019──面膜篇】Karuna Mega Hydrating Face Mask 保濕修護面膜

$
0
0

來到年末,過去一年其實我有用過很多不同的護膚品跟化妝品,希望可以做一個年度大賞系列,推薦一下我覺得過去一年最好用最亮眼的產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per Mask 我家的庫存有超級無敵多,我個人來說偏向獨立包裝的,一來較衛生乾凈,二來儲存也較容易也方便攜帶。像我這一次就帶了 Karuna 的皇牌產品「Mega Hydrating Face Mask 保濕修護面膜」去日本旅行,日本天氣較香港乾燥,保濕非常重要,我是先有在香港用過,覺得效果很好才決定帶它去旅行的 (我行李重量有限,是真的好用到爆才帶)。這款保濕面膜含有日本納豆精華,有效保濕,亦有效去除老化角質,預防黑色素形成。敷完之後肌膚即時變得超級水潤,同時我覺得膚色暗沉得到即時改善。

Karuna 是美國水療級的護膚品牌,我認識一些美容編輯跟化妝師朋友都很愛用;Karuna 專門做面膜,賣點是以天然的草本配方作為主要成份;Paper Mask 好不好用,面膜紙也很重要,Karuna使用的是100%天然可生物分解的木漿面膜紙,非常貼面,紙質比較薄但滿滿一片都泡滿精華液 (比一般的面膜紙可多存 50% 的精華液),只是打開來的時候要輕手輕腳一點,否則很容易會撕爛。

這個面膜不是那種開架品牌啦,聖誕優惠價 HK$445 (原價 HK$675),除開每片HK$44.5不算便宜,但我覺得有一分錢十分貨的效果,計起來還是相當划算的。

Official Site:https://karunaskin.com/

「Karuna Mega Hydrating Face Mask 保濕修護面膜」為「素顏天使年度推薦大賞2019──面膜篇」的推薦面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場加映】出席產品發佈會的當天,也有收到介紹其他 A Beauty Bar有代理的品牌的產品。如果你們有看我 IG 和 Facebook Page 的話,都知道我近這兩個月開始了一個新的工作 ── 成為新人美甲師!我現在作為美甲師,可以跟大家推薦一下專業的美甲產品品牌了。

SPARITUAL 是一個在比較高級的 Nail Salon裡面很常見的品牌 (我也是給我的客人用 SPARITUAL 的 Body Creme 當 Hand Cream 用),同樣是來自美國,是比華利山的貴婦們都很愛用的專業級水療護理品牌,全系列的身體手足保養產品都不添加人工染料,使用不含農藥和人工肥料的天然植物有機萃取精華。

最近整個 SPARITUAL 的 Hand & Body 系列都換了新包裝,看起來更時尚;聖誕節常常都會收到 Hand Cream 做聖誕禮物,可以送這個專業的品牌。其中「Hand Serum + Hand Salve Set 經典手部護理套裝」聖誕優惠價 HK$560 (原價 HK$750),黃色的「Citrus Cardamon 柑橘豆蔻」系列,香味就很有聖誕的味道。

喜歡在家自己 DIY 美甲的朋友,都可以買一支 Cuticle Remover 用作軟化死皮硬皮,SPARITUAL 的聖誕套裝「Cuti Set 指甲亮彩修護套裝」還包括一支指緣油,他們家的「Cuti-Cocktail Nail & Cuticle Oil 葡萄籽活能量精油」指緣油也非常好用;聖誕優惠價 HK$295 (原價 HK$420),這一套真的好抵買。

SPARITUAL 只有推出指甲油 (沒有 Gel 甲用的 Gel),不過他們的指甲油都不含 DBP (即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甲苯、甲醛,就連小朋友都可以安心使用。

Official Site:https://sparitual.com/

也收到一個超可愛的化妝袋 (HK$135),是來自英國倫敦的一個小眾品牌 Emma Lomax,專門就是做化裝袋的!我都真的有在用啊,這個照片是在日本拍的。


以上介紹的所有產品,都可以在 A Beauty Bar的銅鑼灣及尖沙咀分店或 A Beauty Bar 官方網站「http://www.abeautybar.com.hk/」買得到,購物滿HK$500或以上本地免郵。A Beauty Bar 有代理很多不同的好用美容品牌和產品,除了 Karuna 和 SPARITUAL,還有超貴婦的 Paul Niehans (希望有機會獨立介紹一篇)、加拿大的PURA、Not.Just.A*、Coola、Esse等不同的產品有售。

----------------------------

A Beauty Bar 銅鑼灣店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467-473號建德豐商業大廈15樓
查詢電話:2295 6072

A Beauty Bar 尖沙咀店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11號世界商業中心712室
查詢電話:3188 2566

【素顏天使年度推薦大賞2019──精華液篇】BIOEFFECT EBE Serum 肌光煥亮緊緻精華露

$
0
0
來到年末,過去一年其實我有用過很多不同的護膚品跟化妝品,希望可以做一個年度大賞系列,推薦一下我覺得過去一年最好用最亮眼的產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華液是護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保濕緊緻抗皺美白甚麼類型的精華液我都有而且都有在輪流用,不過最近最喜歡......該說是今年最喜歡的一瓶,必定是 BIOEFFECT 的「EBE Serum 肌光煥亮緊緻精華露」。

BIOEFFECT 是個來自冰島的護膚品牌,你沒看錯,真的是冰島,旗艦店就在雷克雅未克 Reykjavík;BIOEFFECT 由冰島的生物學家花了十年時間研發,亦是當地銷量最高的三大護膚品牌之一,深受冰島的女性歡迎。近年開始衝出冰島,世界各地都可見到它的身影,包括亞洲地區如日本 (我在關西機場有見到專櫃),甚至在大陸的天貓都有官方旗艦店。香港的首個專櫃最近都開幕了,就在中環 Landmark 的 Harvey Nichols,設計也是參巧了冰島的旗艦店設計。

而BIOEFFECT 的皇牌產品是它的「EGF 益肌煥顏」系列,全球都賣得超好,不過,我這次不是來介紹這個的。始終我們是亞洲人加上是亞洲地區亞洲氣候,冰島的護膚品不一定合適,所以他們就針對亞洲市場,推出了全新的「EBE 肌光煥亮」系列!

所謂 EBE 者,全名為「Engineered Barley Extract 基因工程改造大麥精華」。我記得當日收到這瓶精華液之後問了公關一大堆的問題,當時公關小姐就有說這個精華液屬於全效型,不是那種塗一晚就有效果的東西,所以我是有很耐心的用了一整個月才寫的這一篇。當中還包括去日本的12天,帶了一瓶只有 3ml 的 Travel Size 上機,而為了測試它有多強大,我還特地在晚上的精華液除了它之外,甚麼都沒有塗 (日間就用回其他的精華液)。

以下是我歸納出幾個我覺得超讚的優點:

1) 超耐用!(對品牌來說這個不是優點吧?😂) 我帶的那瓶東西只有 3ml,但是用了11個晚上居然也都沒用完。這個精華液只需要在晚上使用,每次的份量約 2-4 滴就足夠塗勻全面及頸部。所以驟看它的價格好像有點貴,HK$1,350/15ml,但平均後來說比開架的精華液甚至還更便宜。

計計數,3ml 的話約可使用 15 日,那 15ml 就是 75 日即 2.5 個月了!平均每晚只是 HK$18!

2) EBE Serum 作為全效型的精華液,它同時有保濕和滋潤的功能,我在日本的12天天氣都比較乾燥,真的甚麼其他精華液都沒有塗也不覺得皮膚有乾燥感,早上起床還有亮澤感!當然有些貴價的面部精華油都有類似的保濕同時滋潤作用,但精華油塗完之後,總覺得有種油膩膩的感覺 (男友會問:「為甚麼你的臉那麼油?」);但是 EBE Serum 完全不會有膩感,吸收超快

3) 當然它的功能還不只這些,這個精華液有很多女生是特地買來在入侵性的醫學美容療程之後使用,因為它的最大賣點就是修復肌膚!就是你的皮膚有甚麼問題它都給你修理好的意思咯。同時還有減輕細紋和皺紋
、增加肌膚緊緻度的功效,不過這應該要用更長時間才會看到效果。

bio_01
說到這個修復的功能,就必須要提到品牌成立的故事。話說,BIOEFFECT 最初並不是沒有打算做護膚品的,但因為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細胞活化劑,啟發了3位冰島科學家亦即品牌的創始人。經過多年的反複研究和實驗後,成功研發了一種在大麥裏培育及提取的「植物細胞活化劑」的生物技術,用來提高護膚產品的功效。(......咦這不就是陪朋友去選美,最後朋友落選但自己做了冠軍的故事嗎?) 說起冰島,總有種說不出的純淨感,那些大麥都一樣,它們都是在一個無碳排放的溫室中利用惰性火山浮石來培育出來的,從源頭確保安全性以及純淨度。
4) 跟很多的醫美品牌護膚品一樣,它都是無色無味無添加的,EBE Serum 不含芳香劑、酒精、油脂、防腐劑;除此之外,整支精華液僅含有 12 種成分,皇牌的 EGF Serum 甚至只有7種成分,成份越少就代表它越純凈越有效。其實市面上也不只 BIOEFFECT 一家有賣 EGF Serum 的,但其他品牌的成份表裡都有 20~30 種不同的化學物合成;舉個例子,就跟你去喝豆漿一樣嘛,你在家裡用豆漿機磨的就只有黃豆和水,但在便利店買的就有糖有添加劑和防腐劑食素增味劑......,所以你覺得哪個會比較好?

除了 EBE Serum 和 EGF Serum,他們的同系列 Eye Serum 也賣得超好 (HK$800/6ml),據報貴婦徐子淇就是忠實愛好者之一,還一次過買了十幾支回家囤貨!不過我還未有機會使用,有機會用過之後再跟大家「包膠」。

以上就是我的年度推介精華液了,不好用的話歡迎回來報仇,就這樣,Bye!

11月初攝於中環 Landmark 的 Harvey Nichols 專櫃的品牌活動

BIOEFFECT 全線產品於 Harvey Nichols 中環置地廣場、金鐘太古廣場、尖沙咀彌敦道 The One UG1 及 香港官網「https://www.bioeffect.com.hk/」均有發售。

BIOEFFECT (香港) Official Site:https://www.bioeffect.com.hk/
Viewing all 130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